陕西省自7月14日以来连续遭受暴雨的袭击,导致了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其中商洛、安康、渭南、宝鸡、汉中受灾尤为严重。为了响应陕西省教育厅对灾区学校的调查和救助工作,西安理工大学成立了由教师张浩博等及硕士、本科生组成的18人专家小组,8月3日赴渭南市开展查灾、救灾工作。刘丁校长亲自安排布置并为专家组送行,嘱咐大家注意安全,努力完成好调查任务。
小组成员分赴渭南市十个县市。在五天紧张的核查工作中,小组的成员冒着酷暑,长途跋涉,认真核查了198个中小学校舍的损毁情况。
核查发现,受到破坏的建筑物大多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木和砖木结构,没有抗震设防,已经处于带病超期服役的状况,加上5.12汶川大地震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加固维修,情况进一步加剧,这次受到暴雨的袭击后,校舍建筑大量出现屋顶变形漏雨、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裂缝、漏筋等严重的问题,有些校舍甚至已经倒塌。
核查组爬山涉水,进入受灾学校开展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五天的查灾、救灾工作结束后,专家组成员没有休息,即投入到调查资料的整理与汇总工作。他们决心通过自己的工作,把灾情及时地反映给有关部门,让受灾的学校能及早地得到重建,学生能够赶在秋季开学时正常上课。
8月12日下午,参加省级专家组救灾查灾工作汇报会,向省教育厅做了详细的汇报。我校的查灾工作受到了省教委“陕西省教育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与表扬。
这次核查工作对核查组中的学生成员来讲,是一次社会实践,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将激励着他们更加努力学习,促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专家组的工作为政府决策受灾学校灾后重建提供了客观翔实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