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03年获“陕西省名牌专业”,2008年获“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其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日前,记者走访了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李言教授。
记者:李老师,您好。请解释一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涵义是什么?
李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隶属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是一个专业建设团队,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和实践体系相结合,这个核心体系首先应该有一些主干领导人,包括学科带头人、系室主任和有知名度的教授,整个课程体系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床数控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测试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10门课,教学及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教学研究团队。我们这个核心教学团队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三者结合,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工程素质,了解专业内涵,了解工程背景下制造装备的全思路。我们要保障该团队必须有够强的师资,实验室和研究平台。
记者: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是什么时候创建的?
李言:我校这个专业已经有60 年的历史,源于1946年北平国立高工(1958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学院)设立的机床、刀具、切削加工工艺及精密测量专业,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两校合并,成立陕西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和机械设计本科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建设,形成了目前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该专业于2003年获“陕西省名牌专业”,2008年获“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其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我们还会对这个专业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不断提高,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知识,并不断派遣教师对外交流学习。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整个专业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李言:早在1972年,结合专业和学科在机床设计理论、制造工艺、测试技术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我们与北京机床研究所组成了机械部机床样机性能试验小组,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机床全面性能试验规范》,此后一直被全国使用,并于1985年在本学科建立了“中国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西安)”,也是全国唯一设立在高校的机床产品检测中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紧密围绕专业实验及学科发展的要求,以设计、制造、测试为主线,构筑大机械背景的实验教学平台,逐步形成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辅助工程及检测三个实验中心。实验室面积约4600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600余台套,固定资产约4668万元(含2300万元科研固化实验设备),很好地保障了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教学要求。
我们结合专业和学科发展,以自身的科研优势,在数控及机械制造装备、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机械基础实验室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类)”。同时,以本核心团队成员为主体,以实验平台为基础,经陕西省批准,于1998年成立了 “陕西省机械制造装备重点实验室”, 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了“数控机床及制造装备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记者: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科研成果都有哪些?
李言:从2001年到2007年,我们团队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及企业委托项目609项,累计到款3035万元,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604篇,其中SCI、EI收录186篇;出版专著4部。通过科研固化的实验设备20余台套,价值2300万元。
记者:在教学育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李言:近年来,我们专业在校生有近70%参加了“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生英语竞赛、电子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全国CCTV杯演讲大赛、全国Solid Edge设计大奖赛、制图竞赛、科技制作等各类科技和人文活动;获国家、省部级奖励54项。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毕业生已达4472人,涌现出一批杰出校友,如受胡锦涛总书记接见的格力集团副总裁陈建民,国家物资储备局长苏波,陕西省委常委魏民洲等,根据一些资料统计,我们专业的毕业生中有厂长、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500余人,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根据社会需求及企业的需要,不断加强学院特色专业的建设,使我们的毕业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尽早具有工程意识,尽快适应企业的专业需求,近年来我们学校的就业率一直不低于95%,尽管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专业一次就业率也在95%以上。
记者: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以后发展的方向什么?
李言: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致力于培养具有“做人诚实、做事踏实、基础扎实”,面向装备制造业主战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我们团队的一贯宗旨,我们将结合专业和学科发展,以自身的科研优势,在数控及机械制造装备、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建立高精度、高水平的装备制造集成体系,实现精密度高、可靠性高、自动化、高速度和高集成度的制造设备,并且要重点研究极限制造技术,将制造设备、数控机床以及机械制造相结合,以形成我们自己更加鲜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