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课程建设巡礼:陕西省精品课程——《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
2010-01-18 09:44 作者:高等技术学院 关雄飞 王荪馨 

 

    高等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从1994年开始设中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001年开始设高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开设了《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课程,并作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2005年由学院批准开始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8年获得陕西省精品课程。


     一、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课程是高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最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门课程,是学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技能综合应用的一门课程。随着机械制造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高职数控技术应用性人才文化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更新,目前,我院《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的教学目标是:(1)具有较强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能力,并能够正确熟练地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手工编程;(2)掌握一种以上CAD/CAM软件的应用,能够进行零件加工造型及自动编程工作。


    二、课程主要特色


    1、强大的实践教学资源,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院拥有技术先进,数量较多的硬件设备、软件配置,机电实训中心、数控实训室和CAD/CAM机房等为数控专业教学、实训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2、课程体系结构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


    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具备数控加工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编程基础知识和典型数控设备编程使用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中基本编程方法实现和机床加工调整的内容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强调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形成既遵循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又符合生产现场操作规范的较完整体系,并已经实现双证制教学,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3、课程建设充分体现产学结合的建设方式


    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是职业院校为适应市场需求谋取发展而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先后建立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并主动适应企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对外培训——先后开办了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工艺员、AUTOCAD、PRO/E 、UG、CATIA等资质或认证培训项目。


    4、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本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设备较多且价格较高,要求动态模拟仿真,同时,本课程内容适合于开放式的网络教学方式。为此,进行了“数控程序编制与操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数控操作实训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等项目建设,通过采用文本、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音频、视频的形式,将数控加工技术的实用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学习者,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掌握数控加工设备的应用方法。


    三、教改成果


    1、2003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陕西省试点专业,2005年试点专业中期评估优秀。


    2、2004年首届全国数控大赛,我院成绩显著,最好成绩为陕西省学生组第一名,职工组第二名;全国总决赛学生组数控铣第七名,我院因此获得国家六部位委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3、2006年第二届全国数控大赛,我院成绩更上一层楼,包揽了陕西赛区三个工种的第一名;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学生组数控车第五名,数控铣第八名,加工中心第八名的优异成绩,再次获得国家六部委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4、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经实践验证,效果良好,并得到社会认可,《高职数控加工专业改革与建设》2003年4月被评为西安理工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5、双证制教学全面实施,我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有5年制、3年制、2年制不同学制的学生,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9%,名列理工大学所有专业首位,毕业生受到企业的好评。


    四、教师队伍


    课程组现有在职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5人、助教1人;主讲教师4人,固定的外聘教师2人。关雄飞老师长期担任全国高职高专数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数控大赛总决赛裁判员,第二届全国数控大赛陕西赛区技术专家组组长等社会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教师队伍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好、教学水平过硬,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