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和陕西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 2009年11月21—22日在西安举行。论坛围绕“教师·教学团队·教学改革”的主题,深入研讨了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推进教学支持、教师发展、教学管理的制度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11月21日上午,论坛在西安雅高人民大厦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懿,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教育部社会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岂之和我校党委书记周孝德、校长刘丁等出席了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开幕式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祥主持。
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致辞。她指出,“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以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为广大高校搭建提高教学质量的交流和研讨平台,论坛的举办紧贴国家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的历史意义。她希望陕西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能够借此次论坛的召开,认真总结兄弟省(市)区和其他高校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改革和加强我省的高等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讲话中表示,此次论坛以“教师、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为主题,交流各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将对全国高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说,广大高校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主体,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发表主题报告《创新性实践教育——清华大学的认识与探索》,他指出,创新性实践教育的内涵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开展面向问题的研究型学习,经受运用新知识锲而不舍解决问题的过程磨炼,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顿悟瞬间,通过获得创新成果,形成自豪感,树立自信心。他呼吁高校要加速培养创新人才,抢占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我校校长刘丁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感谢。在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变迁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后,刘校长说,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建设永恒的主题,人才培养的根本和保障,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秀教学团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促进智慧的交流、借鉴和整合,能够使与会高校分享更多的创新成果。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作了题为《陕西高等教育发展与展望》的大会报告。他简要介绍了陕西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目标举措,详细阐述了陕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和做法,指出要通过发挥理工优势、促进文理融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观念;以优化专业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突破口,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和诚信教育,巩固和加强教风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教学环境。
此次教学论坛,为期两天。有3位院士、30余名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近300所高校的70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现代教学观与教师发展、教学改革,基层教学组织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支持与教学管理等专题内容分会场举行报告会。宁波诺丁汉大学Nabil Gindy、汕头大学王伟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马知恩、南京大学陈建群、上海大学叶志明、西交利物浦大学席酉民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做了30多场专题报告,内容涵盖广泛,启迪性、实用性、实践性都很强。
这次论坛是我校历史上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会前,学校精心筹备,认真组织,多次召开会议协调各方面工作。论坛举办期间,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积极工作,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作风为与会高校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广泛好评。我校领导傅有明、杨萍、张淼丰、刘凯、高勇、郭立宏、罗兴锜与我校各学院有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等也一同参加了论坛开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