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陕西省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2009-09-04 11:04 作者:高等技术学院 胡忭利 米应凯  西安理工大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高等技术学院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它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该课程的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

    一、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1、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必须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获取新型实用的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日常办公事务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后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该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基础课,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处理日常办公事务的综合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特色
    1、实用性。课程目标定位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前提,课程内容以实用为目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2、针对性。针对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差异大的问题,建立模块化培养方案,制定合理、严谨、实用的实训内容。实验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先练基本操作,后完成综合训练任务。每模块的最后一次实验课安排为综合训练课。
        3、灵活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训室、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任务驱动、讲练结合、作品展示等多种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果。
        4、自主性。适量布置一些综合上机操作题目,只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自主发挥,创新完成。在课外举办技能技巧操作讲座、学生作品展示和技能操作比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5、统一性。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备课组,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五年制、三年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个层面坚持“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实施细则、统一作业、统一考试方法及内容”。


    三、教学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新思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多环节教学”等。在教学安排上,我们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基本内容放在课内进行,将扩展内容放在课外或实训环节进行,加强基础训练及综合性训练,在实训环节强化技能技巧和实用技术的综合运用。
        2、改进教学方法    以案例为依托,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实施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具体做法为:(1)案例引入,提出问题;(2)分析案例,解决问题;(3)讲练结合,突出实践;(4)归纳总结,引申提高;(5)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及网络环境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完善考试制度   考核采用“笔试(40%)+ 上机考试(30%)+ 模块作业(30%)”的综合考试方式,既考理论,又考操作,兼顾平时。
        4、网络资源共享  我院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实现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目前网上可提供的资源有:课程大纲、实训大纲、电子教案、教学录像、题库、教学课件、教学计划及网上自测系统,供学生学习、自测和交流。

    四、教师队伍
    课程组现有在职教师12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3人;主讲教师8人,固定的外聘教师4人。经过几年的建设,教师队伍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好、教学水平过硬,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