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继《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之后又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思想,进一步熟练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能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较大型的软件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同时,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的网络实用技术,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设成果
本课程自1995年到2000年逐渐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开设,2000年至今在全校理工科非计算机本科及专科中全面开设。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一方面与新技术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又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教学中以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不断研究、改进,及时将程序设计技术的新发展融入课程中,目前已经自主编写了教材并正式出版教材两部,2005年12月由姚全珠主编的教材获得了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此外,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教学网站,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进行学习、交流、答疑、作业处理等。该课程2003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教学研究课题《适应时代发展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和《注重实践、不断探索、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分别在2003、2004年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师资队伍
通过鼓励青年人攻读学位和参与科研任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调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使两者互相促进;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的作用,通过“辅导课程、指导实验、观摩教学、教案准备、课程试讲”等环节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课程特色
针对该课程面广量大的特点,首先抓教学管理,教学中实行了“四统一”原则,即: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实施细则、统一考试的原则,使得教学过程有章可循。对教师授课质量实行量化管理,对主讲及实验教师的授课情况实行学生、同行、专家打分制度,对打分较低的教师要求跟班听课、试讲,并派教师辅导。对连续三年打分都是后三名的教师实行末位淘汰制。针对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特点,不断修订教学大纲。每学年针对不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授课对象都对教学及实验内容、课时分配等做适当的调整,在广度优先的基础上加大知识的深度,使得课程体系结构更加合理。采取案例化的教学方法,以实际应用作为案例,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软件工程中以工资管理为案例讲解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及方法;在线性表中以学生成绩管理作为案例讲解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使得枯燥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