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30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吴博达主任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在金花校区101会议室召开的座谈会上,吴博达主任从学科方向、研究生培养及质量监督等方面为我校做了指导。
我校校长刘丁、副校长郭立宏,以及各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参加了座谈。
吴博达主任曾先后担任过吉林工业大学和吉林大学校长,由于吉林工业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曾经同属机械部,可以说是我校的老朋友。
刘丁校长在致辞中,对吴博达主任此次来访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刘丁校长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我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一是注重学科内涵建设;二是突出重点学科;三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四是理顺各学科间的关系,协调发展。
吴博达主任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基本情况,主要有三项工作:一是评估,包括国家重点学科的评估,博士、硕士单位的授权评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二是考试,主要是面向非全日制所有研究生的考试安排;三是认证,针对全国大学所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认证。
在谈到我校传统机械制造专业的未来发展时,吴博达主任说道:“首先,一个学科要想有地位,最大的基础是有特色。而要想有自身特色,方向的选择很重要。一定要找到一个不太窄、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方向,集中所有力量,逐步探索,经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做出成果。其次,一定要有能起到带头辐射作用的学科带头人——他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有做人的基本素质,敢于负责,能够团结身边人。最后,就是成果的表达,不要只集中在国内的少数学术期刊,而应该放眼国际核心刊物,这样不仅影响力大,而且易于成功。”
针对我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水利水电工程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吴博达主任指出,现在国家重点学科的评估工作基本每5—6年进行一次,大多数省属院校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基金远低于教育部直属院校。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此类省属学校应该在综合发展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力保重点学科,健全扩大重点学科的团队成员,实现新突破。
之后,吴博达主任又回答了国家对各学校弱势学科发展的考虑、学校健全研究生培养体制,以及全国百佳优秀博士论文评选衡量标准等一系列问题。
座谈会采用交互问答的形式,现场气氛融洽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