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古都大讲坛之四十二—舒乙:中华文化的特点
2009-04-05 13:01 作者 学生记者 李思兰 李晨星报道 高军程摄  西安理工大报

  

■新闻背景

    西安理工大学“古都大讲坛”大型系列学术报告会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涉及人文、历史、文学、艺术、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成才之路、国际国内形势等方面,力求将“古都讲坛传文明,文史教化育新人”的理念发扬光大。从2004奈4月第一讲陈忠实之文学报告会以来,我校已经成功举办41场讲演,获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声誉。

    如今,“古都大讲坛”俨然成了西安理工大学的文化品牌,舒乙先生也成为莅临我校“古都大讲坛”的第四十二位文化界名人。   

    本报讯 著名作家、学者、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先生应邀于4月3日晚在金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进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演。此次讲演由陕西省文史馆同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处、校团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主办,自动化学院团委承办,近两百名学生及部分退休老职工听取了报告。

    舒乙先生借赴陕参加黄帝陵祭祖之际,应邀来我校讲演。讲演之前,舒乙先生为我校题词:“提高文化素质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观至要。”开讲一开始,舒乙先生鼓励大家在大学期间多关注学科之外的知识,广博的知识面有助于开阔思维。他以诙谐幽默的例子引出中外文化存在差异性,并通过德国拾起中国“抛弃”的自行车、中国追捧卖相极棒但口味极差的美国苹果等众多典例对这一观点进行详尽的阐述。舒乙先生认为:“文明、科技、种族、信仰的不同,是导致冲突出现的根本,文化决定社会的前进与后退,而文化积淀更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舒乙先生提到,老舍先生在抗战后期著写的《四世同堂》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书中的高级知识分子瑞宣在忠孝之间选择了孝道。所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诸如此类积淀了五千年的沉重的文化包袱,制约了当初的战争局势发展。

    在正视中华文化弊病的同时,中华文化的特点是讲演的主要话题。舒乙先生谈到中华文化有四个独一无二的特点。中华五千年不断的辉煌历史堪称独一无二:古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以及玛雅文明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古代文明均有一定程度的断层,它们的语言文字已有很大部分无法考证识别,仅有中华汉字被一直使用并保留至今。中华多民族文化堪称独一无二,中华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地域:北京是六朝古都,仅这六朝中就有四代是少数民族掌权—辽国的契丹人、金国的女真人、元代的蒙古人和清朝的满族人。中华文化的处处哲理性堪称独一无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然不乏神话、周礼、占卜等古老文化的熏陶,古老的文明传统逐渐沉淀形成。北京诸多建筑的布局、装饰都由周易等作为指导理念。中国人的审美天赋堪称独一无二:山水、花鸟写意是国画的灵魂,这比法国印象派早几百年,而中国的瓷器在一千年前便已名扬天下,文字也有着千年历史。中国人可以将审美的艺术展现到淋漓尽致的程度,例如中国文字便可以上升到艺术的程度,各种书法类别是其他文字无与伦比的。

    随后舒乙先生又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当被问到既然文化比经济难提高,如何提高文化水平时,他提出必须要注重教育、卫生、文博(文学和博物馆)、环保等五个方面发展。例如经常性地举办群众性的活动,保护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当被问到中俄两国对待法西斯的方式哪种更可取时,舒乙先生强调:“要记住沉痛的历史教训,俄罗斯当初的举措无疑是正确的,优柔寡断和沉重的文化包袱是造成我们重大损失的根本。现在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还历史一个公正。”当被问到中国文明为什么没有断时,舒乙先生很坦然:“这个问题很难。”当被问到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和亟需改正的是什么时,舒乙先生滔滔不绝地讲到中国许多历史巨人都是在旧中国所谓“横纵坐标”都发达的1900年左右出生的,之前的人没有接触到外面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而之后的人没有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与当代先进科学是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我们有浓厚的文化底蕴,需要做的就是吸收先进技术,将二者融合起来,成为另一种中国特色。”

    舒乙先生言语幽默,态度坦诚,极具亲和力,频繁博得在场听众由衷的掌声。两个小时的报告中充斥着浓烈的学术氛围,舒乙先生在持续不断地掌声中离开会场。

   

舒乙简介 

    舒乙,1935年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我国著名文学家舒庆春(老舍)之子。1954年9月留学苏联,在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攻读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5年后以全优成绩毕业。回国后分配至中国林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60年入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参加林业部组织的木材水解科研重点试验,完成中间试验和成果鉴定。1978年调北京市光华木材厂当工程师,后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领导科研室和中心实验室,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技术革新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历任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实习员,北京光华木材厂科研室主任、科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常务副馆长、馆长,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全国第九届政协委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集《老舍散记》、《父亲最后的两天》、《老舍的爱好和关坎》、《我的风筝》、《我爱北京》、《梦和泪》、《小绿棍》、《现代文坛瑰宝》、《我的思念》,长篇传记文学《老舍》等。散文集《老舍的爱好和关坎》获1992年满族文学奖,散文《老舍和朋友们》获第三届《十月》优秀散文奖、《冰心心中的波澜》获全国第二届妇联好作品奖。

  

讲演现场座无虚席

聆 听

舒乙先生为我校题词

舒乙先生与我校党委副书记杨萍一起展示题词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