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科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我校培养能熟练应用数学知识,面向21世纪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学校领导、教学主管部门、各专业学院和广大师生都十分关注《高等数学》的教学与改革。多年来,理学院应用数学系高度重视《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在教学方法改革、完善和规范教学管理制度、主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平台扩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使《高等数学》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我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获得了陕西省级精品课程的荣誉称号。
改革教学方法
2002年9月,《高等数学》课程率先在全校范围内实行了“分级”和“挂牌”两项教学改革。 “分级”是根据学生入学后的摸底考试和高考数学成绩,将学生划分为A、B两级。“挂牌”是在开课的前两周内,允许学生在各自的教学模块内任意选听所有主讲教师的课程,选择自己满意的教师。“分级”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挂牌”教学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的精力投入。《高等数学》主讲教师从学校的改革大局出发,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分级挂牌”教学改革实践,精心尽力上好每一堂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随着全校学分制的全面推行,《高等数学》虽已不再实施学生先听课后选课的做法,但这一改革所产生的良好教学风气和积极拼搏精神仍然在影响和激励着每一个教师。
针对数学课程大量进行逻辑推理的特点,《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延续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作为主流教学手段。同时,将多媒体作为《高等数学》教学的辅助手段,发挥其形式新颖、信息容量大、形象直观、图像展示快的特点,研究编写了《高等数学电子教案》、《高等数学学习测试系统》等网络资源,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通过电子邮件、QQ等为同学答疑解惑,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系依据教学大纲,采取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的“三统一”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了《高等数学》教学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传承了应用数学系严格要求、严谨治教的优良传统。
应用数学系专设了主管《高等数学》教学与建设的系主任,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制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分为A、B、C、D四个类别,A、B级统一教学计划和授课日历。每学期初,系里对《高等数学》答疑作出统一安排,每周答疑两次。学生作业实行全批全改。坚持了教考分离制度,试卷集体流水评阅制度,评分标准统一制度,这些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体系成为我校大面积扩招后,《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没有下滑的根本保证。
建设主讲教师队伍
应用数学系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爱岗敬业的骨干教师配备到《高等数学》课程主讲教师队伍中,师资不足部分返聘我系退休老教师。为保持主讲教师队伍的持续稳定,数学系十分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及人才引进,通过传、帮、带使部分青年教师陆续走上讲台,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学生打分均在90分以上。该系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2-3名具有讲师职称、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承担《高等数学》主讲教师,安排年轻教师跟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教师辅导高等数学,包括答疑、批改作业、上习题课等;建立青年教师试讲制度,帮助他们解决讲课中遇到的问题,试讲合格取得主讲资格。青年教师首次上讲台时,先安排少学时的小班课,指导教师仍要关心其讲课情况,再“扶一程”。此外,还采取老教师观摩教学、年轻教师讲课比赛、教案比赛、举办教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赵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