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使“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教学中做到“三结合”:把学习毛泽东思想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同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相结合;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通过历史、理论、现实三者的结合讲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更加生动。
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讨论采取以学生讨论交流为主的“重要理论问题认识交流法”、“社会热点问题讨论法”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在传统教学的同时,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影片,如《开国大典》、《横空出世》、《长征》、《走近毛泽东》等;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开展的课外环节主要包括课外答疑、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形式。
考试方式改革
努力尝试学生终结性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学生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和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很显然,这就注意到了学生学习成绩的终结性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遵循了本课程的教学规律,有效地把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期末考试中,我们采用写论文的方式考核,实现了由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由考核学生基本理论改为注重学生对理论的运用,由注重期末考核改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转变。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资料,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并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新知识。
师资队伍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主讲教师共6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4人具有博士学位;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2人,青年学术骨干1人,青年骨干教师1人。该课程主讲教师坚持集体备课,定期举行理论学习,集体攻克理论难点,相互探讨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业务素质。
教学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既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基本知识,又通过专题教学深化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理论视野,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敢于正视、研究和回答学生思想中的疑点、热点、难点问题,找到理论和现实的最佳结合点,确定科学新颖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历史感、现实感和逻辑感的有机统一体,增强了理论的亲和力。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增强,教学改革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反映:“我认为老师的授课方法较独特,考试形式打破常规,用写论文的方式,了解学生们自己的内心想法。”
(史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