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期母亲和我先后读完作家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共同完成的人生三书,所谓人生之书便是在人生不同的阶段能带给我们启发,这三本书亦是如此。
人生三书之一《孩子你慢慢来》,书里的龙应台是智慧独立的女人,亦是疼爱孩子的母亲,这本书展现了一位女子内心激烈的冲突。站在母亲的角度考虑孩子的事很简单,而难能可贵的是母亲愿意蹲下来,以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每每翻开这本书我就会想到我的母亲。
也许我喜欢记事是随了母亲,从小母亲便给我写成长日记,所以即便我不记得两三岁的我都经历了什么,有哪些可爱的际遇,在母亲的笔下我也逐渐熟悉了那个还没有餐桌桌腿高的自己。母亲写我圆滚滚的小肚皮,柱子一样的小胖腿,抱着我从侧面端详只有肥嘟嘟的脸蛋看不到鼻子……母亲写道“陪着孩子成长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过程啊,从她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乐观、有思想、贪玩、不是很踏实、会享受生活……哈哈,总之,很相似!”
我喜欢看母亲写的日记,从我出生起,比起渴求我十分出色,母亲更希望我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母亲从来没有把我当作不懂事的小孩子,她和我谈论各种事情,认真耐心地听我简单的想法和组织得并不那么好的语言,从我的角度想事情,和我一起再次认识世界,就像龙应台,安安的妈妈。
妈妈牵着嫩嫩的小手,走向家门,一边轻声问“宝贝,妈妈不在的时候,你做了什么”。其实不问也知道:吃午餐、玩汽车、与保姆格斗着不上厕所、到花园里去采黑草莓、骑三轮车、湿了裤子……可是这小孩平静地回答“我想事情”,妈妈差点扑哧笑出声来——两岁半的小孩“想事情”?偷眼看看小男孩那庄重的神色,妈妈不敢轻率,忍住笑,问他“你想什么事情”,“嗯……”小男孩庄重地回答“我想,没有妈妈,怎么办”。
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那么孩子的爱一定是最单纯无暇的爱,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正是因为这个世界最初的轮廓是母亲。孩子,你慢慢来,和母亲间再多一点点温存的亲昵和依赖。
高中后我常听母亲讲给我的一段来自《亲爱的安德烈》的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的父母是十分开明的人,从小他们就鼓励我尝试各种自己喜欢的事,不苛刻地要求我在学习上必须得到很高的成绩或名次,进入高中后仍是鼓励引导大于强制安排。
高中是我最艰难的时光,因为去了不适合自己的尖子班,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煎熬和难过,幸运的是父亲母亲始终陪在我身边。学习累了他们总跟我分享有趣的事,温柔和包容取代了失望和指责。周末父母带我去树林、河滩散心,让我尽可能洗去疲惫,那真是神奇的地方,能包容所有坏情绪。后来母亲告诉我,在我因为成绩不好而难过、沉默的时候她并不比我好受,她不想严词批评我,更不愿看我因此沉沦,长大后更加辛苦,所以她经常会跟我分享龙应台讲给儿子安德烈的话,希望我不要被现状打倒。
我知道母亲对我的期望,她从来没有强迫我必须怎样,只是想让我多付出一点,以后的生活舒适、优雅、体面一点,不因为迫于生活而不得不做某份工作。
人生三书之二:《亲爱的安德烈》,三十六封家书里是这两代人乃至两国人的坦率和诚恳,是这对母子共同努力认识彼此、了解彼此的证明。书信,这种最原始而质朴的方式往往能让人们放下戒备、敞开心扉,在快节奏、物质丰富的现代生活里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增添色彩。
后来,我如同在迷雾中慢慢找到方向,终于不断进步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自此,我要正式背上行囊离开家,去陌生的环境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报名那天,父母陪我一起去,领了军训服,收拾了宿舍,一起吃了午饭后我们在校门口道别。
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我,此刻脑海里只剩下“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句话出自人生三书之三《目送》。不同于前两本的风华正茂,这本书里多了些沉重和安宁。
书里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从初中到大学,一次次经历目送,经历离别,我每每回头去看,你们都在身后,用更热切、期盼、担忧的目光追着我。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吧,亘古不变。
高考后一次和父亲聊天,已经忘了当时原本在说什么,父亲突然语速变缓,语气感慨中夹杂着期望和落寞,说:
“你是一只小马,爸爸妈妈是两匹老马,你长大了,要学着自己过河,不要听别人说的河深或者河浅,你要自己过去,爸爸妈妈会一直在河这边看着你。”突然,我鼻子一酸,我知道父亲说的都是实话。
因为疫情,20级新生开学时家长不能陪同进入校园,那天下着小雨,一撮一撮的人群伸长脖子张望着、在学校的折叠门内外挥手分别。我能想到孩子们心中的忐忑、胆怯和期待,能看到父母眼里的担心、不舍和记惦。
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是如此,不论我们多大,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不论我们走得多远,他们都会时常牵挂。每个人从出生就上了一辆列车,途中有不同的风景,我们会选择不同的站停下休息、再上路。我慢慢长大,父母在变老,不能每一站都陪我走。但我不想承认,我不想承认父亲母亲的风华被岁月磨去,不想承认他们的发丝因时间斑白,不想承认他们的眼角被光阴刻上痕迹。但我拖不住日月,我想快点长大,在父母变老之前真正成为他们的骄傲。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是父母的爱。剪断的脐带,松开的手,关上的门,我用一生跟你们告别,你们却用一生跟我说路上小心。
人生三书教会我很多,是温柔,是陪伴;是鼓励,是包容;是保护,是放手。我也再一次重新体会我和父母的关系。如同我们第一次做孩子,他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他们一直努力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但随着我们成长、独立,我们是否开始觉得他们老套又执拗的想法不可忍受,是否逐渐和他们远离,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父母是我的启蒙老师,带我看世界,而世界最初的轮廓也是他们。从天真烂漫到亭亭玉立,父母常伴左右,既是灰心丧气时的鼓励,又是懒惰散漫时的教诲。从意气风发继续前行,父母的脚步慢了下来,他们不再能领着我往前跑,我要奔赴远方,也会常常回头看,父母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牵挂,我也确信,不论我什么时候回头他们都在注视着我前行。
唯父母与前程不可辜负,唯暖流与韶光常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