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精进”就是要一天比一天优秀,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具体来说,就是今天的你一定要比昨天的优秀,并且在今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在你的心里还要有一个决心,那就是我明天一定还要比今天过得好。言简意赅论之,精进之所求即为“做最好的自己”。
对于大学生来说,精进是必备的品质,因为大学时光是一个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最珍贵最美好的时光,韶华匆匆,一点也耽误不得,必须要精进呀,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呀,不然大脚踏出大学的那一刻就是后悔莫及的那一刻。
那如何说明你精进呢?我认为有两个基本标准。一个是越来越感到自己的烦恼少了,另一个是感觉自己的昨天又荒废时日了。如果不满足第一个标准,那就说明即使你很精进,但是你精进的方法却用错了;而如果你不满足第二个标准,那就说明你是“十日寒之,一日曝之”的精进,你精进的功夫是断断续续的。或许有人问,那我这两个标准都不满足,怎么说?那你就根本没有精进,连精进的边都沾不上。
从以上说明精进的第二个标准我们就知道,精进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所追求的是一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效果,这也就说明精进是需要我们具备忍耐的品质的,所以我们要想精进就一定要具备我之前为大家所说的四种忍耐。但从前面我讲解忍耐的时候也强调过忍耐不是“硬忍强耐”,而是一种“乐忍安耐”,所以才有了我说的说明精进的第一个标准。从这个标准我们就知道,精进同样需要智慧,而智慧的精进一定是快乐的。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去实践精进呢?我下面接着讲。
白手起家而先后创建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日本著名实业家、被日本人尊称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认为管理者只要做好“六项精进”,就能够搞好企业,并拥有美好的人生。这“六项精进”分别是: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要谦虚,不要骄傲;3、要每天反省;4、活着,就要感谢;5、积善行、思利他;6、忘却感性的烦恼。我曾经在网上认真地拜读过稻盛和夫关于“六项精进”的文章,写的的确较为深刻,虽其内容更加偏向于“社会竞争生存性”,但从这“六项精进”的总体内容来看,却是大学生之所必须之具备,而并非只是适用于管理者。
对于这“六项精进”的第一项我不再详加说明,因为这几乎是我们的“共识”,但要真做到这一条确是最难;而且“六项精进”的第二项我也不再详说了,因为与谦虚相对的就是傲慢,而关于消除我们傲慢这一条我已着实用了不少的笔墨;再看“六项精进”的第五项的“利他”我可是整整花了一小节去说明了这个问题,故而也不重谈。因此“六项精进”我就只说剩下的三项,即“要每天反省”、“活着,就要感谢”、“忘却感性的烦恼”,根据简明扼要的原则,我将之分别总结为“日省”、“感恩”与“不悔”。
由以上的说明我们就知道,大学生的精进训练主要有三个项目,即日省、感恩与不悔。这三个精进项目乃是三味让我们精进的“猛药”,日省负责“监察与督促”,感恩负责“动力支撑”,不悔负责“消除后顾之忧”。当然关于这“三味猛药”的具体药理与药效我们将在后面为大家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