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说:“忍耐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的这句话是说,即是你拥有聪明才智,但如果你不能忍耐,那么你的聪明才智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今天看来,这句话似乎就是专门对我们大学生说的,因为大学生大都自以为是聪明才智的拥有者,但却一点都不能够“忍耐”。
“忍耐”这个词依然要分为“忍”和“耐”两个部分的内容,能“忍”是“耐”的基础,“耐”是对“忍”在时间上的坚持。这也就是说,你就只是“忍”一下下,那最多也就是个“忍”,而不能成为“忍耐”,“忍耐”是要能够“耐得住”这个“忍的折磨”。经常会见到有人会说“我忍不了了!”虽然他是有“忍”的,但这本身却不是“忍耐”了。由此我们知道,忍耐可不是那么简单,要是忍耐真那么简单的话,我也就不说它了。
但以上对忍耐的讲述,还依然只是忍耐的“表相功夫”,不是忍耐的“实相功夫”。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忍耐的“实相功夫”呢?那就是能够安住于“忍耐”,这个才是忍耐的真实意涵。正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此这般的忍耐才是真正的忍耐。
如果忍耐是痛苦的,那我不会让大家忍耐;如果你忍耐的很痛苦,那你也就不要忍耐了,因为你忍耐的方法已经用错了。那么你一定要问我应该如何忍耐才不会痛苦呢?或者说忍耐的正确方法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有“乐”在其中啊,“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因为颜回有“乐”在其中,而别人如果能有这种“乐”的话,也就不会“不堪其忧”了,一定也能如颜回一般的忍耐了。所以我说,忍耐不是痛苦的过程,相反,真正的忍耐应该是乐在其中的。正所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此意大利小说家塞万提斯才会说:“忍耐是一贴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药。”而对于此种“安忍乐耐”的智慧我们会在后文根据不同的忍耐课题分别做以详叙,在此不多费笔墨。
好了,现在我们就单刀直入,来说说我们需要忍耐的内容吧。而根据我对古今之圣贤对于“忍耐”的论述,从而总结出“忍耐”的四个内容:一是对于与人交往而生嗔恨怨愤的忍耐,我在此将这种忍耐称之为“忍辱”;二是对于孤独的忍耐,我将之称为“忍孤”;三是对于外界自然环境而来痛苦觉受的忍耐,我将之名为“忍受”;最后一种是大学生对于学识艰难的忍耐,我将之称为“忍学”。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就有了练习忍耐功夫的四个课题:忍辱、忍孤、忍受、忍学。而其实这四种忍耐都是相通的,其所需要的“心力”都是“不相上下”的,若是能够真正地成就其中一种忍耐,也就自然能够做到其余三种忍耐。而种种忍耐的最终意义都是为“练就一颗强大的心”,这对于我们大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是意义重大的,因为大学生走出社会之后所要承担的生存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大,如果现在不能“练就一颗强大的心”,恐怕以后走向“残酷”的社会就会是一个经受不起任何打击与磨难的人。
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说:“忍耐二字,真无穷受用哉!试观古来圣贤豪杰、大学问、大事业、何一不从忍耐中出?今人一不称意,便发躁舍去,焉有成熟之时乎?我辈为学,当且戒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身上所需要的更是这种忍耐的品质,因为我们比任何人更加有理由成为圣贤豪杰、大学问者、大事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