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就是学会凡事从他人的利益出发从而做出自己的行为。通俗地讲,利他就是要学会吃亏,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多是不愿意吃亏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于丹说:“世界上百分之一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百分之一。”新东方英语的创始者俞敏洪对当今大学生有着两点忠告,一是吃苦,二是吃苦。因为在当今的大学之中,“养尊处优”和“自私自利”似乎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通病。因此,我在此提出“利他”的课题,就是要大学生们学会吃亏。
其实,正如之前所说,相当多的成功者都在劝导大学生应该学会“吃亏”,学会“利他”,可为什么现况却似乎没有任何改变呢?根本的原因还是吃亏与利他这两个字从就没有走进大学生们的心里,而是一直就想一只“不咬人的蚊子”一样在大学生的耳边“哼哼唧唧”,让大学生实不耐烦。这也许是当今教育者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原因到底在哪里?其实我通过总结,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育者只是“言传”,而没有“身教”,而后者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想一想,一个人如果一味地劝导别人说,你要吃亏,你要利他,可是他自己却一直在自私自利,甚至于损人利己,那么怎么能更好的劝导他人呢?孔子的学生为什么都能遵守孔子的礼教呢,因为孔子在时时刻刻为自己的学生树立着榜样,道理就是如此。第二个原因则是教育者只是劝导他人说要吃亏,要利他,可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会给人带来怎样积极的意义,他是讲不清楚的。为什么讲不清楚,因为只有真正能做到吃亏的人,真正能够做到利他的人,才会真正地讲出这个道理,他所讲出的道理才能让别人信服。好了,这似乎有点“跑偏”了,我们还是紧接着说说“利他”的意义吧。
而我在这里先为大家解释一下对利他的这个“他”的正确理解是什么。“他”是完全与“己”对立的,或者说是与“我”相对立的。这就是说,我所说的“利他”并非是利于他人这么简单,而是要利于的这个“他”之中是没有任何“我”的成分,当然能够利于他人已经非常值得称赞了。如何理解这个没有“我”的成分的“他”呢?我来举个例子吧。诸如说你是一个男生,你有一个非常爱的女朋友,你的女朋友相对你来说当然是一般意义上的“他人”,但是你凡是从你这个女朋友的利益角度出发,而不顾其他“他人”的利益当然是自私自利的行为。这是因为对你而言,你爱你的女朋友,你的女朋友在一定程度上就变成了你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那么你女朋友这个他人的“她”之中“我”的成分是那么的炽盛,这就不是我所说的“利他”的真实意涵了。由此,我们应该了知我所说的“利他”是一种大爱的体现,他是真正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凡事都从‘我’的利益角度出发的弊病”。而有一种有“我”成分的“利他”是我所赞扬的,也是自己中国人皆所称赞的,那就是我们可以“凡事从父母的利益出发去思索从而做出行为”,当然这也要保证所做出的行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行嘞,现在我就来谈谈这个“利他”的意义吧。“利他”的本质是“利己”,只有真正的“利他”才能真正的“利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利他”的真正原因所在。利他为什么会是利己呢?这是因为无论我们从利他带给我们心的改变或者是最终的结果,其得益者都是我们自己。你可能并没有明白,好,那我就逐一解释。
首先谈一下利他给我的“心”所带来的改变。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们之前所讲的“施与篇”的内容,我们从“施与篇”的整个论述中就会发现,我始终在强调施与“培植我们的善心,消除我们的悭贪,拓宽我们的心量”的意义。而这个“培植我们的善心,消除我们的悭贪,拓宽我们的心量”的意义又何尝不是我现在所讲的“利他”的意义呢,这是因为“施与”的本质就是“利他”呀。因此,“克服我们凡事从自己利益出发的弊病”只是“施与”的表面意义,而利他的真实意义就是在“培植我们的善心,消除我们的悭贪,拓宽我们的心量”啊,而这就是利他带给我们“心”的改变。
紧接着我们来谈利他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这当然是让他人都能敬佩你的德行,甚至于对你充满感恩。如此,就不怕“人心”不会“归附”,你最终获得的是珍贵的友谊,是广大的人脉,因为能够内心利他的人是人人愿与之交往的。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把事情的次序搞反了,为什么呀?因为他不先去学着“强大”自己,却是先学着去“结交人脉”,这样或者结交不到人脉,而或者结交的人脉也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人脉。他们是没有懂得“修好自己的码头,就会有船来靠岸”的道理,而这个“码头”就是你那高贵的德行,而高贵的德行之中莫过于“一颗利他心”的高贵,而这样“坚固”的“码头”上所停靠的“船”才是最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
最后为大家献上一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名言:“只有‘利他主义’才能获利。”道理就是这样,希望亲爱的大学生们能够细细加以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