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勇施”?在此说明,“勇施”的含义并非是让我们去勇敢而无所畏惧地施与,而是让我们“施与他人勇气”或者说“行一切可令他人脱离畏惧之行”,即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可以让他人离开恐惧与绝望等悲观的困厄,那么我们就是在对他人做“勇施”。可以说,勇施是让受施者获得勇气,而这却需要我们一种“勇”的精神。勇施是最崇高的施与,它不仅需要我们的智慧,更加需要我们的勇气与毅力。
做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去勇施,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在我们的身边,就拥有这很多因为以勇施为职责而显得极为崇高的职业,诸如军人、警察、医生等。他们都在用他们的努力在使得我们脱离种种恐惧,试想一下,如果国家没有军队与警察,你怕不怕?如果世界没有人从事医生的职业,你怕不怕?对,这就是勇施的崇高之所在,因为这种施与是我们从事生存的基础。说到这里,你可能就要问我,这种崇高的施与好像和我们大学生距离太过于遥远了。其实并非如此,其实这种施与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你一直无所察觉。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勇施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之可作为。
对于大学生而言,最基本的勇施就是“遵守法规纪律与道德规范”,我们将之称为我们大学生的“第一勇施”。对此,你或许会有疑问,且听我细细分析为什么“遵守法规纪律与道德规范”是一种勇施。那么我们且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设大学生们都不“遵守法规纪律与道德规范”,那么我们就可以想象这种现象会给社会与学校带来多么大的恐慌。现在你就该明白了,其实“遵守法规纪律与道德规范”是一种伟大的勇施,因为这是对全社会的一种施与。我们往往因为外在强制的约束或者谴责则不得不“遵守法规纪律与道德规范”,但若当我们明白了其实“遵守法规纪律与道德规范”其本身就是对社会的一种施与,那么我们的心态是不是已经有了转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就更加应该明白,我们的每一个合乎法规道德的行为都是一分的“功德”,都是一分的施与!
紧接着我们来谈大学生的“第二勇施”,即是“关心大学身边同学”,这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心身边同学的生活与学习,在其生活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提供其以帮助;二是关心身边同学的身心发展,在其生病的时候予以照顾,再其心境困厄的时候予以疏导。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就知道勇施有的时候含摄了之前所说的三种施与,但却有着根本的差别。之所以称之为勇施,是因为身边同学因为生活与学习的困难而内心产生了“忧虑与恐惧”,或者因为生病或者其他困境而陷入“忧虑与恐惧”,这个时候帮助同学脱离此种“忧虑与恐惧”才称得上是“勇施”。这也就是说,勇施的本质是为了让受施者摆脱内心因为外境而起的诸多畏惧而重新获得勇气,是对“心”的抚慰,是对“心”的施与。而这种施与非常有利于大学生们与身边同学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当代青年女作家蒋方舟曾经这样谈到自己的大学:“大一的时候很绝望,到处拽着人的胳膊问,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让你觉得还是有希望的?现在不会了,既然没有希望,那就要把自己当希望。”最后我把这句话留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