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施与?对于这个词语的意涵,我们需要从“施”和“与”两个方面分而述之。
所谓“施”者就是施予,即将自己所拥有的诸如财物、知识、技能等一切具有使得人生更加圆满的事物无偿地给予需要的人,这才是“施”的完整内涵。我们中国有个成语叫做“乐善好施”,这就告诉我们“施”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上的,而善则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性德,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即说为是。因为我们大家都相信,没有善良心灵支撑的施予其施与并不情愿,其必然是有所图谋的施予。因此,只有真正的“乐善”才能做到真正的“好施”。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与”字方是“施与”这个词语的核心。为什么我要用“施与”而不用“施予”呢?这是因为“与”字本身字义就是“给予”,也就是说“施与”是完全涵盖“施予”内涵的。并且这个“与”还有另外一层更深的含义,那就是“相互”,正所谓“助人为乐”,亦是说施与的结果就是受施者快乐,施予者亦快乐。这就如英国伟大文学家莎士比亚在其早期著作《威尼斯商人》里所说的那样:“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予的人。”
明白了施与的意涵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应该讨论一下施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而正如前面我对施与“将自己所拥有的诸如财物、知识、技能等一切具有使得人生更加圆满的事物无偿地给予需要的人”的定义,那么真正的施与应该就有四种:财施、身施、法施以及勇施。
至于这四种施与的具体意涵与内容,随后我将一一为大家说明。现在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施与的本质是什么? 而在我看来,施与的本质是“利己”,而非“利人”。我这样说,你可能要说我违背了前面所讲“乐善好施”的意涵。实则,并不违背,只是你暂时地缺乏智慧,没有看破这层“窗户纸”而已。施与的本身就是把自己的所有无偿给予别人,那么请问如此“图谋”的是什么?你可能要说这是无所图谋的,因为我之前不就批判了那种有所图谋的施与吗?现在我来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你在路边看见一个衣衫褴褛上了年纪的乞丐,你为什么会给他钱?可能是出于怜悯,也可能是心情好,甚至是碍于情面······可无论是出于怎么的发心,只要有了这个施与的动机,本身就是一种“图谋”,只不过有的人是为了安慰自己的良知,有的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扬······
而我要说的是,我们就是因为这样平时并不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从而使得我们的内心错失了许多“接受教育”的机会。我们依然谈施与,既然我们明白了施与的“图谋性”,那么我们就应该运用这个“图谋性”来教育自心,这样才是智者的作略。施与既是有所“图谋”的,那么就让我们试着来“净化”这种
“图谋”,被净化的图谋也就不是图谋了。
如何净化与施与相伴的图谋?那就是端正我们施与的动机,一定不是有所恶意的图谋,亦不是仅仅出自于单纯利己的图谋。那么这种被净化的图谋到底是什么?我在此告诉大家,那就是“以施与来培植我们的善心,来消除我们的悭贪,来扩宽我们的心量”,这才是施与之正道。因何为正道?那是因为出以“以施与来培植我们的善心,来消除我们的悭贪,来扩宽我们的心量”的施与“图谋”,是非常有“目的性”的施与,将会塑造出自己高尚的德行,而这颗由于如此施与而变得原来越善良的心,越来越宽广的心量则会更好地继续服务于施与,从而更好地利于他人,利于社会,利于世界。亦是说,施与的本质在于“利己”,而这个“利己”的本质又是更好地“利人”,而进一步地利于社会,利于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