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五一的假期,风和日丽,最后一节的课堂里已耐不住这躁动放飞的心,收起包袱来到城南客运站开始这一段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
旅途的第一站来到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三县(区)交界的褒谷口,即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它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荟萃,是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俱佳的城郊型水利风景区。景区内林木苍翠、怪石嶙峋,既有雄伟壮观的水利景观,烟波浩淼的水域风光,又有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遗迹。
这里的历史文化以汉唐文化为主,距入口还有一段距离时就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道路两边古色古香的仿唐建筑,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都即时带我们进入古时汉唐的世界。
文化以古代美人褒婗的故乡为线,将褒婗的成长过程以油塑的形象再现游客眼前。除了汉唐帝王的雕塑罗列之外,一块大石隔开的背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字样,展开以毛泽东为首的现代风流人物。
走入风景区不久,就来到栈道口,听说褒河石门栈道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
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石门栈道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于蜀汉”。川陕之间的栈道始建于战国时代,拓展于秦汉两代。由于古代战火焚烧和2000年的蚀毁,古栈道留下斑斑痕迹,引人今人的感叹。秦栈,北起关中宝鸡市西南大散关,南至陕南汉中市,途经数县,全长466公里.典故楚汉战争中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这里的“栈道”即秦栈。只是栈道古老,能看到斑驳的痕迹,不可行走。
栈道是古代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栈道依山而连,山上树木葱郁,花朵奇异。栈道下面是汉江,水流并不湍急却看似深不可测。好在景区游艇救生人员不时巡逻其中,关注游客的安全。
因为与褒婗故乡接近,栈道又名褒斜栈道。石门是褒斜栈道南端的一段隧道,系东汉永平年间所开,并将隧道开通的过程以文字的形式刻于山崖之上。汉中栈道石门的开通和摩崖先例,激发了过往文人和士民题刻的情怀,在东西两壁及褒河两岸悬崖上,凿有汉魏以来大量题咏和记事。仅石门内壁就留石刻34件,连同石门南北山崖和河石上的石刻,总数达104件。石门这些石刻,是珍贵的石头书,特别是汉魏石刻,属国内珍稀之物。正因如此,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于1961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查阅资料,宝鸡的陈仓古城留有三国遗址,如韩信兴兵跑马场。另外几条有名的栈道如下:
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全长420公里。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贬到巴蜀地带做汉王,就是沿子午道返回汉中。途中他听张良的主意,烧了走后的栈道,以防止项羽南侵,又可使项羽不疑心刘邦北上。子午道的沿途有东汉发明造纸的蔡伦墓地和西汉出使西域使者张骞的墓地。
褒斜道,南口在汉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县的斜谷,通称褒斜谷,全长470公里。栈道南端叫小石门,北端叫大石门,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不士的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1971年石门所在地因修水库,有17方主要石刻移入汉中博物馆保存。
金牛道,又叫蜀栈,金牛道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北起陕南勉县,南至四川巴中大剑关口。此道川北广元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诗人李白赞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这一段。
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米仓道全长250公里,绕山越岭,攀行其间,如腾云驾雾。
去汉中期间并非只游览石门栈道一个景点,但却对此印象颇为深刻。此文多为查阅资料,以此表达对栈道的深深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