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见到这么一群人,他们想给自己的学校创造一个校刊。和好友的谈话间她知道我是校报的,就主动的过来问了我n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其实开始时候我并未在意她想要干嘛,只是很自然的觉得她对校报似乎很感兴趣。侃着侃着她才揭开心底,说她想要为学校创造一份刊,而这个学校当然就是咱们西理工。
在西理文坛上行走了一年多,我知道西理工不乏文才的佼佼者。西宛文学社,理工读书社……爱好文学的人不在少数。但要创造一份校刊,似乎在西理的历史上还没有成功过,至少现今西理人的手中并没有那个叫做校刊的东西。
问了句,“你得到谁的支持没?”她说她正在向学校申请刊号,说着拿出了他们的策划书。
V'can第一次映入我的眼眶,翻翻看看我只能告诉她我最真实的想法,“梦想很美丽,现实很骨感”。
她说:“没事,我们已约了老师,只要有个刊号,我们就可以去拉外联来支持我们”。
我告诉了她曲艺社15天都没有拉到外联的历史,你们18个人又能坚持多久?而且就凭你们18个人想要供起一个刊物更是谈何容易?
“我就想出本我们学生自己的刊物,她是我一直的梦想……就算只出一本,我也要试试看……”
我知道我不能再劝下去,就算他们败的一蹋涂地,他们也败的漂亮,至少他们没有输给自己。
其实,像他们那样胸中怀揣美好梦想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几乎是每一个人活着的人都必经的阶段。
还记得小时候,老人问,长大了要做什么?科学家,博士,宇航员……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么现在你想做什么?到了我们真正选择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却哑口无言了,我们甚至连自己童年的梦想什么时候死去的都不知道。更有甚者,又有几人知道他们未来的方向?
所以说,“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那万一不能实现呢?”
“不能实现,其实可以这样说: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 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有你的规则 我有我的选择
你否定我现在 我决定我的将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 不配去爱 我可怜你总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 我们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 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
但那又怎样 哪怕遍体鳞伤 也要活的漂亮。
——————我是西理,我为自己代言”。
最后祝V'can团队能创出我们学生自己的微刊,我相信 you can,we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