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女人花
2014-02-19 20:32 理学院 应用化学122 朱米 

 

    每个男孩,心里总是装着一个女孩。中学时候,是一个扎着马尾的姑娘。一朵含苞待放的豆蔻花,在阳光下羞涩,只能借着月光的温暖慢慢舒展自己的枝叶,成长的过程是随意和单纯的,青春无忌。大学时候,是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孩。栀子花开的年龄,坐在开满温暖而纯白的栀子花的庭院里,等待天空的流星闪过,许下一个如花美丽的愿望,青春飞扬,春暖花开。

    每个女人都是一朵花,花如女人,女人如花,有绚丽的、妩媚的、淡雅的、平凡的、脱俗的、柔情似水的、凄美孤傲的……个个风情万种。说道女人花,梅艳芳不得不说,而《胭脂扣》最为代表。作为一个老电影爱好者,这部片子看过数次了,越看越觉得像《红楼梦》,李碧华,亦舒等都深受《红楼梦》影响,作品里或多或少都带点影子。

    十二少和如花在石塘咀的倚红楼一见钟情,这是一个荒谬的爱情故事,嫖客与妓女发生了爱情,很多人被如花的痴情感动。《胭脂扣》是《茶花女》的香港版,如花应当遇见小仲马,她是天性未泯的风尘女子,他是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子,这样一对才不会将爱情诠释成逢场作戏。十二少毕竟久经风月场,他的真心有几成,连阅人无数的如花都不放心,才在酒里加了安眠药哄着、逼着他吞鸦片,他们的自杀行为玷污了殉情这个壮烈的词,殉情是心甘情愿万劫不复的笃定,如花和十二少不过是骑虎难下。


    到底,她是爱他的,爱他的蜜语柔情英俊风流,当爱走到绝路时,他生出怯意,她一半因着爱,一半因着不甘心,才设下一个局,这是一局豪赌,赌注是性命,以死来证明爱。爱本是怀疑的,一个太令人放心的爱人,大约就成了柴米油盐的伴侣,亲情大于爱情了。但凡爱,没有放心这一说,爱一个人就会身不由己的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提心吊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掌心怕摔了。

    后来如花还是赌输了,十二少活下来了。他原本就没有以死殉情的坚决,配合她演了一场戏,她假戏真做,他迷途知返。如果她不回来寻找真相,输得不会如此惨,还可以抱着一个美好的幻想再世为人,只怪她总是不放心,惦记着要回来找他,终于让她看见了老态龙钟面目全非的十二少,这是上苍对痴情人的惩罚,爱足七分已经够了,十全十美的爱是一个幌子,真相总是骇人。他不做你的军旗,你怎敢向永恒开战?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是爱,渐渐变了初衷,变成强求和固执,一定要撞到南墙,才知道走错了方向,那半个世界的等待,并非全部因为爱。

    关于一见钟情,最好的诠释是《红楼梦》里宝黛初见的一幕——这个妹妹我见过的。大观园里姹紫嫣红,人人都是精明伶俐的姐姐,只有她是妹妹,他爱她,于是她在他心里是妹妹,娇小稚气,需要疼爱呵护。他们有木石前盟尚且不放心,越亲密的人越容易生嫌隙,毫无保留地将心交出去了,就要各自为着各自的心,毕竟只有那么一颗,总不能表错了情。爱是股票,永远不知赔或赚,反反复复欲罢不能,婚姻是工资卡,有多少钱心里有数,相比之下,有爱的婚姻还是好的,以防万一。

    无论多么怀疑,都不要轻易捅破那层纸,如花的好奇心毁了她的爱。关于爱的守护,王小波曾在给李银河的情书说:“今天我感到非常烦闷
    我想念你
    我想起夜幕降临的时候
    和你踏着星光走去
    想起了灯光照着树叶的时候
    踏着婆娑的灯影走去
    想起了欲语又塞的时候
    和你在一起
    你是我的战友
    因此我想念你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
    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
    你是我的军旗 ”

    想象不出还能有谁比梅艳芳更适合演如花,那种烟花女子的伶俐,薄柳之姿的媚意,生的苗条纤瘦,造成红颜薄命的幻觉。她是很适合穿旗袍的女子,身段修长单薄,抹着大红的胭脂,靠在门上斜斜一个飞眼,就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后来见她穿男式长大衣,为其玉树临风的样子心折。也没有人比张国荣更适合演十二少,一低头一皱眉的优雅忧伤,一转身一抬眼的万种风情。

    他们的爱,只有开始那段最美好,无论多么浓烈的胭脂,总会褪色成斑驳的流年,谁都挡不住,唯有爱,是心中的谜团,一直一直怀疑着,惦记着。转至如今“三十岁,你未娶,我未嫁,我们结婚”的承诺荒诞不经。

    成为“新一代谋女郎”的倪妮在老谋子的《金陵十三钗》中扮演女主角雨墨,秦淮河上的女人,所有一切传说中的美丽,都留在了雨墨那三个妩媚妖娆,充满了梦和吸引的背影上了。如痴艳美的女人与花,注定纠缠不清,然而爱情对她们毕竟是奢侈品,在物质,时间,活着之上。不是谁都有机会的。

    那是一种封存不住的诱惑。东方旗袍裁剪出来的格调线条,裙带摇摆出来的媚俗步伐。在昏暗的教堂里,透过玻璃斑驳的光,一样的被这背影晃动着,一次比一次完全,一次比一次更让人犹怜,爱恨相间。

    很多时候,要做出拯救生命的决定,很多人也许没有那么多大义,只是因为出于一种对于希望的保护,对于自我的牺牲。赴死,可以豪迈,可以高尚,可以勇敢,可以执着;但是这一次,风尘胭脂香,牺牲不逞让。

    电影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在每一个部分中,需要保护的对象都是那些女学生,而每次出现在他们身边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不只代表着无辜,更是希望。每一次,他们都是面对一种生或死选择,做出的都是成全和牺牲。

    这种成全有三次:一开始的国军指导队,坚决抵抗紧追不舍的反击敌军。军人们拼出来的一点点珍贵的时间,是拿每一条生命去做出的保护。最后的爆炸,像是一朵激扬尘土的花,在断壁残垣的楼顶,军人们血染的身体坠落了,将生命的长度又一次传递。

    第二次成全是约翰神父做出的。他勇敢的站出来,挡在女学生身前,一直到最后,直到把每一个女学生都解救出来;而最后一次,则是这些秦淮的角儿们替下要跳楼的学生。秦淮河上传说的故事,或美丽,或悲壮,重要的是,你是否被这故事里的人招惹到,或敏感,或动容。

    我想这部电影最惹人的地方,可以叫做关头。每一次的保护者们,都被这情势逼到了一个关头:站出来还是离开,每一条路的尽头有什么谁都不敢保证。但这不会成为一个选择的标准,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代表希望的女学生。

    军人的保护,是责任;神父的,是良知;而这秦淮河上的女人,是不是应该叫做是伟大了呢?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个场景,一个是李教官在教堂二楼门外,轻轻放下那支花式女皮鞋的时候,顷刻间,泪已决堤,教导队的十几个弟兄都在这里了,而在纸楼最后的牺牲,陪伴他是一声惊天的炸弹轰响。

    第二个是秦淮河上的女人那一支美丽动听的秦淮景。电影这次的确是把人带到了那个南京的冬天,那场逃不出的大雾。“过了今晚我的身体就不再属于我自己了,现在就带我回家吧”。卡车一路向西,朝向夕阳,血一样的鲜红,却照耀出另一个明天。

    她们,美丽的容颜,一身华丽的旗袍,婀娜的身姿在教堂里绘画出东方的神韵。她们是秦淮河上的女人,虽说这片土地上弥漫着硝烟。《秦淮景》的旋律,和她们轻盈柔美的舞姿,潮湿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说的是“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这里却戏剧化地谱写着她们有情有义的风情万种。

    那一卷浸染血色的琴弦,那一曲软语温存的《秦淮景》,她们不能再为秦淮河而欢歌笑语了。以前的她们吴侬软语、眼色 流离、泼辣放荡,而如今,她们剪发修容,着一身学生装,胸中藏刀,义无反顾地走上死亡的道路时,人们已经忘记了她们曾经的身份,她们更像是奔赴前线的巾帼英雄。当硝烟散去,春去秋来,淮水流过,你是否也会想起那些秦淮河上的女人?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 。女人花, 随风轻轻摆动。若是你,闻过了花香浓 ,别问我,花儿是为谁红。爱过知情重 醉过知酒浓,花开花谢终是空缘份,不停留,像春风来又走,女人如花花似梦。想到胡兰成《禅是一枝花》里解公案到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