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7月的一天,陕北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艾楚南找我谈话,要我去财政部属下的印钞所当工人,印票子。
印钞所是归陕北苏维埃政府领导的,共有十多个人,张子贞同志是负责人,地址在延川县的石油沟。不久,红军第二十五军上来了,在永坪川开了一个大会,我也去参加了。那时我参加革命工作才有一年时间,热情很高,工作很卖力,我干的是第一道工序,活儿较重,很吃力,但这点苦比起我在农村时受的苦要好多了。这年十月,红军打下了瓦窑堡,陕北苏维埃政府要搬到瓦窑堡,我们印钞所也一道迁往,到了瓦窑堡后,我被分配在打号码的岗位上了,活儿是较轻的,但也很麻烦。当时的号码机是一个橡皮做的,经常要坏,坏了就要停下来用胶水粘,可见当时的条件是多么简陋。
大约在古历的十一月份,中央红军来到瓦窑堡了,进城的是中央机关。进城后,中央财政部就住在我们印钞所的那个院子里。过了不几天的一个晚上,在两个煤油灯下林伯渠部长给我们开会,宣布;印钞所是中央财政部下属的一个单位,同时决定;贺子珍同志为所长,张子贞同志为副所长, 还宣布了银行的负责人,曹菊如同志是副行长兼会计科长,曹根全是出纳科长。
中央红军来到陕北,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是一个关系重大的转折,一方面,刘子丹、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军开辟的根据地为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已经精疲力竭的中央红军提供了一块落脚之地,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陕北红军在红二十五军上来之后左倾路线已经发展到了顶峰,把原红二十六军的大批主要领导干部都给抓起来了。在这样危险的时刻,党中央来到了陕北。这时的党中央是在遵义会议上确立的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执行的是一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不仅挽救了陕北党的危险,而且认真纠正了中国共产党内左倾路线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党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会议,向国民党发了通电,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我们印钞所归属中央财政部领导后,由于生产任务增大,因而人员也就要增加。1935年冬,印钞所调来了很多人,有原地方上的同志如王慈、李应海、李生忠等,也有由中央派来的同志如郭金海、黄秋胜、朱华民等。总之,印钞所由原来的十多人扩大成二十多人了。但是生产设备依然十分落后,木头板、老洋布,印出來的票子质量非常差,直到36年春之后,由于改進了設备,票子质量才有了较大提高。
贺子珍同志当我们所长期间,在工作上对大家要求很严格,对下面的同志十分关心。我当时是所里的年轻人,工作很积极,她对我很喜欢。有一天下班后,她对我说;“小高,今天我带你到我家里去玩”,我当然是十分高兴地随她去了她家。毛主席和她住的地方是租借农民的一院房子,显得很破旧、很简陋,与后来在延安杨家岭、枣园住的房子那是没法相比的。门口的小房子是警卫员和炊事员住的,正面的一间窑洞作为卧室,另一间作为办公和会议室用。贺子珍所长领着我进了他们住的窑洞,我看见地上放着一个木炭火盆,上面架了一个用铁丝弯成的架子,架子上正烤着馍片,旁边放着一个小方桌,桌上放了一盘油泼辣子,一盘咸菜,还有一盘炒洋竽丝,碗里装的是小米稀饭。毛主席正在家里看文件,贺所长笑眯眯地向毛主席介绍道;“这是我们所里的高万英同志,他工作很积极”,主席站起来和我握了一下手,他个子很高,亲切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关切地询问:“工作一天下来,累不累啊? ”我随口答道:“我年轻,一点儿也不感到累。”主席满意地对我笑了笑。我怕影响他们吃饭和休息,便告辞出来,一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解放后,我曾多次到北京参加部里的会议并受到毛主席、刘少奇、朱老总、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及合影。但是,那些都是集体接见。而这次是在主席家里,面对面地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且还和我握了手,我的心情很激动,以至于我一生都清晰地记得那幸福的一刻。
贺子珍同志担任我们的所长时间不长,大约在1936年春天,她就调走了。不久,副所长张子贞同志又病故了,上级决定由朱华民同志担任印钞所所长。36年秋,组织上把我从印钞所调到了陕甘宁边区银行,我成为一名银行会计了。
党中央在保安(现在的志丹县)住了八个月,在这八个月中,党中央和毛主席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争取到东北军张学良将军与我党的密切接触,他接受了我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意让出延安。1937年元月,党中央迁往延安,从此,延安成为我党的战略指挥中心。与此同时,我党致电南京国民党政府,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提出要求组织两党共同反日的统一战线,并派遣代表团进行谈判,但蒋介石仍然拒绝共产党的主张,直至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他才被迫接受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一时期,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为结束十年内战、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大转折奠定了基础。
(高锦延 荐)
注:本文节选自高万英同志自传《我的一生》。高万英(1915-1998),陕西吴堡人。1934年10月参加革命,1937年入党。曾先后任陕甘宁边区印钞所工人,陕甘宁边区银行会计、绥德专署二科科长、财政处处长。一野独立旅供给部副部长、渭南军分区供给部部长。解放后先后任陕西省财委办公室主任、省建工局局长、省城建局局长、省重工业厅副厅长、秦川厂党委书记、省石化局副局长等职。推荐人高锦延系高万英长子,原任我校统战部部长,陕西省第七、第八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