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成长笔记:我在科协——最生动的实践课堂
2009-12-08 08:57 作者:机仪学院仪063班 高 兴 

 

    2006年,我读大一,在曲江校区食堂门口无意间看见了许多同学摆放了好多电路板在展览,早在高中就有好多社团可以参加,但从来没听过科学协会,这些展览电路板的同学就是我们机仪学院科技协会的成员。他们介绍了自己手中的电路板,很有意思,并且还说通过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自己也可以制作这样的作品。当时大一,一直都在迷茫怎样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除了学习,课余的时间很多,参加社团,好多社团不知道应该参加哪一个,看到了这些学长的作品,很想跟他们一样,将书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于是大二刚开学机仪学院科协纳新的时候,就填写了自己的资料,也就是在2007年,我加入了机仪学院科技协会这个大家庭,并且没有想到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年,也没想到在科协的实验室里会有自己的作品。


  2007年10月份,机仪学院第十届科技节在金花校区举行,其中就有我自己的两件作品。机仪学院科技节是由机仪学院团委科技协会主办,为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一个舞台,在科协学长的带领下,以及学院老师的支持下,一群像我一样对电子、机械作品及软件作品有爱好的同学相聚在一起,在科协的实验室里,通过无数个通宵的努力,终于有了自己的作品。学院为我们提供实验室、试验设备、制作经费,鼓励大家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科协的氛围,大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果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就自学或者向专业课老师寻求帮助,通过科技节这个舞台,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2007年12月,由于自己的一个软件作品在学院科技节获奖,因此还参加了学校的科技节,并且还看到了其他学院的科技爱好者的作品,很受启发。参赛期间,许多老师逐个询问我们的作品,并且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为自己以后的设计指引了新的方向。在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与这些专业老师的交流,还增强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老师的鼓励,也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2008年,通过一年多在科协的学习,不仅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还使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也将自己的经验与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跟我们的学长们一样,将自己在科协的收获传承给下一届对科技制作感兴趣的同学们。作为大四的学生,我们面临一个最严峻的问题就是找工作,好多单位都要求我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不是一出生就有的,它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模仿总结才能得来,而动手能力,只需要敢于实践就可以了,通过科技节的平台,和学院提供的各类试验设备,都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才能逐渐体会到,才可以慢慢悟出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才可以真正学会怎样与其他同学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很幸运的是,在2008年,我有了自己的一个团队。在2007年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届挑战杯中,我校成绩优异,这给了我们学校同学一个很大的鼓舞,于是自动化学院的朱虹老师组织了动员大会,动员全校同学积极准备,备战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此时,在科协的几个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结合自己的知识,并参考往届挑战杯作品的类型,努力设计自己的方案——《关节履带复合型探测机器人》。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们可以从前人的基础上,改进并形成自己的东西,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就成为自己的能力。当然作为学生,本身我们的知识有限,设计研发能力也很有限,虽然有一些小想法、小点子,但不一定都能实现,这时就需要一些有经验的专业课老师的指导,让我们可以少走些弯路。幸运的是,在2008年初我们团队有了一个初步的设计方案,并且得到了我们学院李言老师,自动化学院朱虹老师的支持,在我们设计方案计划中及作品的制作加工过程中给与了很多的意见和帮助。


  我们学校每年春季和秋季都会在教务处实践科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申请,这样的一个平台也给了我们一个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机会,只要是我们能力所及,并且符合逻辑,实用性强的一些想法,学校都非常支持。在2008年春季的创新计划中,我们团队的同学申请的一个电源制作审核通过,并且获得了学校500元的经费支持。


  2008年,我校许多项目还获得国家创新计划支持,当时我们的项目《关节履带复合型探测机器人》也获得了支持。2009年,我们的作品在陕西省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三等奖,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觉得自己在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最重要的是有这么好的一个创新平台,还有这么多老师的支持和鼓励。


  机仪学院的教学核心,从我们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总结为机械、电子、通信一体化,这三大部分在现代社会的通信、信息技术领域随处可见,机械当然是工业的支柱,而机电从来都是不分家的,因此无论是从应用,还是从研究领域来讲,我们所学的只是都是非常有用的,并且可以立即将专业知识变成实用的作品,具有可演示性、实用性。所以,只要我们肯动手,肯思考,都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机仪学院在鼓励学生动手、创新的工作中,各个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的努力,特别是团委老师的大力支持,专业课老师的细心教导,无论是跟老师讨论,还是向老师寻求帮助引导,每个老师都特别地认真负责。根据我们学院的专业特色,学院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机械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三维制图大赛等,并且在每次大赛中老师的都尽职尽责,同学们都非常努力,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也让其他同学很受鼓舞。

  总结自己的经历,我觉得一个良好的起点,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科协作为一个“科技大家庭”,给每一个爱好动手制作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和谐的氛围,在组织科技节的过程中,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搭档一起努力,拥有自己的团队,设计自己的作品,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科协是自己大学4年最生动的实践课堂。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