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ra Lester: I loved you, I've never loved anyone else. I never shall, that's the truth, Roy, I never shall.
一张绝望而又凄美的脸映在惨白的车灯下,刺耳的刹车声,还有落在地上的跳舞的护身符,悲剧再一次诞生了。不能不说罗依与玛拉的相爱是个奇迹。二战的滑铁卢桥,压抑的空袭警报,玛拉的吉祥符是红线,把他们紧紧的拴在一起,然而却终是梦一场!
偶然的相遇,一见如故的畅谈,让两颗年轻的心暗生情愫,从此深深的爱着彼此。为了她,他不惜抛下上司去看她的演出;为了她,尽管他即将奔赴战场但仍执意要在临走前与她完婚。可是天意弄人,他们最终没能结成婚。为了送他,她失去了工作。战争的混乱,统计的失误,让她无意从报纸上看到他的“死讯”,绝望至极。罗依死了,对她而言全世界都已不再重要了,她不能让好友凯蒂一个人出卖肉体来承担两个人的生活,她选择了沦落风尘,无奈而悲凄!
戏剧性的一幕,滑铁卢车站。已沦为妓女的玛拉浓妆艳抹,闪动着媚眼,招徕着走过身边的官兵,没人理睬她,人们都在匆忙寻找着自己的亲人。突然,她呆住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朝他走来,是罗依,他并没有死,他回来了!是上天的同情,还是命运的玩笑,她要如何面对?如何面对罗依?如何面对自己?重逢使罗依高兴万分,玛拉却百感交集,她的身体已不再纯净。但她舍不得,舍不得再一次离开自己心爱的人,那样的痛她不想再体验。她知道自己的心灵仍是玉洁冰清的,她想说明一切,重新与罗依开始新的生活。只是要怎么说出口?罗依决定带玛拉回家,新的生活似乎即将开始,曙光点点,却在言语间她发觉这段经历是不能被上流社会所谅解的,她配不上他!痛苦中一封道别信,她走了,不愿拖累他。罗依追到伦敦,找到凯蒂,知道了一切,找遍了各个可能的地方,都不见玛拉。他忽然想到初次相见的滑铁卢桥,不顾一切地向那里跑去。然而终究还是晚了一步......“我会等你回来”是罗依抛给玛拉的最后一句话。日升月落月落日升的遗憾里,在最初和最终爱情发生的地点上,一位年老的军官静静的回忆……
影片中没有气势磅礴的场景,没有扑朔迷离的悬念,有的只是近似回忆般朦胧的视觉享受,有的只是小桥流水般优美的意境,有的只是从剧中人发丝间、明眸间、手指间一点一滴流露出的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的信念。本来是一段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却如镜花水月一般以悲剧结尾。面对这悲情的结果,我们惟有感叹,感叹这唯美的爱情,仅仅一天,就可以让他们交付终身,而又长达一生;感叹这故事为什么要发生在二战,如果没有战争,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感叹玛拉“愚蠢的诚实”,为什么不解释她是在怎样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沦落风尘;感叹时间不等人,再早几秒,或许……而当心情平静下来,心中似乎却已释然。现实终究不会童话的语言。爱情,会有永恒,玛拉的死,不会是故事的结束,她会永远活在罗依的心中,会有他一直念着她,想着她,默默的继续着他们未完的爱情,她不会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