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书论影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2008-11-17 16:51 作者:李宝花  西安理工大报

 

    玉,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月,皎洁明亮,明净高挂。
    一个穆斯林家庭,三代人命运的沉浮和感情的交错。回族作家霍达以玉和月作主线,用巧妙朴实的语言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描写的淋漓尽致。我不禁为他优美的文笔和对伊斯兰教真诚的感情所折服。
    通读全篇,首先被穆斯林至高无上的信仰和血统的力量所感召。每日5次雷打不动的礼拜;不可亵渎的清真教规;《古兰》真经崇高的真理;安拉虔诚的信徒。让我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无限感慨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号召力。
    19岁,花样的年华,19岁,舞动的青春。而纯朴善良、才华横溢的韩新月却时刻忍受着病魔的吞噬和家庭的纠纷,直至香消玉殒。而她与楚雁潮间跨越民族、信仰、地位的荡气回肠的感情却感人至深。没有花前月下,缠绵悱恻;没有山盟海誓,热烈相拥。他们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内心深处最深情的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使人鬼相隔,也无法泯灭他们之间伟大而又甜蜜的爱情。
    “老师,我们之间是......爱情吗?”
    “告诉你,新月!几乎可以这样说,自从见你的那一天,我就在悄悄爱着你!”
    “啊,那是命运,让你等着我,让我遇见你!”
     “我们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爱得深沉,爱得强烈,爱得长久......”
    看到这一段,我泪如雨下,如此真爱,夫复何求?
    梁壁玉和梁冰玉,一个优雅传统,聪明能干,善于心计;一个饱读诗书,大胆勇敢,追求个性。却因一世的孽缘姐妹反目。姐姐处心积虑毁掉两代人的幸福来弥补自己的伤害;妹妹漂泊他乡,孤独流浪。她们都深深地伤害着别人,同时又倍受命运的折磨。而两代人心酸和纠葛都重重压在了这个博学多才辉煌一时的玉王——韩子奇身上,令风烛残年的他忍辱负重,忏悔一生......
    综观全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内涵描写了一个家族三代人之间亲情、友情、爱情的纠结。含蓄蕴藉,如泣如诉,触动读者的心弦,回味无穷。
    毋庸置疑,人的一生漫长而艰辛,而其中的几步却决定着一生的命运。若非韩子奇为玉着迷,不慎摔坏宝玉,他如今可能还是一位流浪的乞丐,而非赫赫有名的玉王;若非他弃家出国,也许不会发生后来两代人伦乱的感情问题;若非梁壁玉愚昧的机关算尽,也许儿子天星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女儿新月不会为家庭的不幸郁郁而终......
    《穆斯林的葬礼》—— 一部曲折的生活悲剧,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理,让读者学会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
    耳边飘起新月那稚嫩而又略带忧郁的声音:
    “楚老师,鲁迅为什么要写《起死》?”
    “也许,他要唤醒沉睡的人生......”
    “庄子为什么要给五百年前的骷髅起死?”
    “也许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虽艰难,生命毕竟可贵。庄子认为人生应该像鲲鹏展翅,扶摇而上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