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成长笔记:宁强的支教生活
2008-11-03 10:53 理学院计算061 张应昌  西安理工大报

 

   

    今年暑期,校团委组织了一支 “支教宁强,托起希望”的支教服务队,到受灾最为严重的宁强县广坪镇金山寺小学进行支教活动。服务队由理学院、人文学院、机仪学院的20名师生组成。从7月15日开始,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他们为当地的小学生上课、辅导作业,做心里疏导工作,同时也对当地重建工作进行了实践调查。本文作者为实践队伍的一员。
  
    很庆幸自己能够参加支教服务队,能走那么远,到那个偏远的山村将我们小小的心愿实现……
    10个小时的火车颠簸、一百多里的山路迂回把我们从繁华喧闹的城市带到偏僻宁静的乡村。没有机械轰鸣的嘈杂,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净心的宁静和怡人的自然。
    学校位于川陕交界的山间小坝子上,操场周围都是绿色的稻田,触目是可爱的嫩绿。一条明亮的小河安静的将学校绕了大半个圈,然后沿着小石子铺成的河道悄悄的滑向远处的山脚,据说在很远的地方注入了嘉陵江。学校后岸,有过腰的水潭,许多鱼虾在里面自由游荡,常有憨态可掬的水牛横躺在其中,懒洋洋地享受着日光和水的沐浴,从它巨大的眼眸里能看出惬意和安然……山上长满了葱葱郁郁的树木,山头渐远渐高,一点点淡进薄薄的云雾中……
  如果不是那残酷的大地震,这里会是一个理想的山水田园!但回首村落,却是狼藉一片。入眼尽是颓墙废瓦、断壁残垣……
  村民的房子十毁八九。学校原来的校舍被毁,新建的5间平板房既是学生的教室,也是老师的办公室,还是我们晚上的卧室。白天学生在里面上课,老师在教室后面办公,到了晚上,我们把四个桌子一并再铺上一张床单便是一张床。虽然显得有些简陋但是却宽敞。相比那闷热潮湿的帐篷,我们的住宿条件还算不错。
  学校四周是青翠的高山,每天早上孩子们像鸟儿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来。他们中有一大半是四川青川县的学生,离这里有一段距离,为了能按时到校许多人都要起得很早。早上八点早自习,孩子们大都会提前四五十分钟到,他们来了之后,清扫完教室便开始扯着嗓子读课文,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每个字都读得很有力气。童稚的嗓音飘满山村的上空,让我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这里没有条件开更多的课程,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孩子们的课程安排很紧张,因为他们不久就要进行震区县市的期末联考。为了更好的进行支教工作,我们把队伍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年级。我们的小组负责四年级。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激动。当孩子们站起来说了声“老师您好!”的时候,我有些惊愕,似乎这样的话我昨天还像这些孩子一样规规矩矩的说过,而今天却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心态来温习这些记忆。
  课讲得还算顺利,孩子们都很配合,他们似乎很愿意在我这位新老师面前回答问题。其实我能给他们上课的机会并不多,大部分时间是辅导他们的作业。这些孩子从来都没有被要求上过晚自习,但是吃过晚饭,许多同学都自动来上自习。
  看着这些勤奋好学的孩子,我们都很感动,吃过饭之后就赶紧来给这些孩子们辅导。
  有一天辅导作业的时候,偶然发现教室外面站着一位老奶奶,大概有六十多岁,静静的趴在窗户外向里面看,她一脸微笑,我向她打个招呼,邀请她进教室里坐,她不愿意进来,说是怕影响我们辅导作业,她说孙子想来学校让我们给辅导作业,但家离得远,她有些不放心,就也跟来了,上完自习再带着孙子爬上十里的山路回去。我们很感动,那么大年纪,那么幼小的孙子,那么远的山路,而他们都只是因为我们……
  我们告诉自己我们一定要努力!
  几乎每个下午我们都呆在教室里和这些孩子一起学习、交流,除了给他们讲作业之外,我还会抽时间给他们讲故事,讲《西游记》里面的故事,讲《上下五千年》里面的故事。他们把我围在中间,一副专心倾听的样子,不时还会问几个天真烂漫的问题。看着他们很开心我也很欣慰。
  支教的最后一天恰好是领队曲桢老师的生日,学校的附近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商店里只有小学生爱吃的小零食。屈敏佳老师就和大家买了一大堆小吃为曲老师过生日,诸如麻辣棒、小锅巴、花生豆之类的。大家有说有笑聚在一起,享受大家的快乐,回味着自己的童年。现在想来感觉那是参加的最有意义最童话的一次生日聚会。
  我们在课余还组织他们进行一些娱乐活动,给他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带去些快乐!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淳朴真诚,也让我们感到非常快乐。他们会拿上一块饼干追着你跑半天让你收下;他们会每人拿根冰棍争着往你的手里塞;他们还会一次次地在黑板上写满你的名字和祝福的话语然后再一遍遍的读给你听……
  离开的时候和那些小孩儿道别,我们都有些依依不舍,同组的几位同伴话语不多,他们的头埋得很低,我知道他们不想让那些孩子看到伤心的表情。而其中的一位终于抑制不住感情,看着那些孩子胀红了的眼圈就真的抚面痛哭了。
    这样的经历注定是我一生之中最宝贵的记忆,我想我会把它放在内心的最深处珍藏,如果有机会我想我还愿意回到那里,去看看那些可爱的学生,给他们带去欢乐和知识。
    在我们走后的两天那里又发生了6.0级地震,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异常的紧张,直到我得到学生发来的短信,我的心才恢复平静。突然觉得自己原来已经和他们在不经意间连在了一起……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