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援助课 学生记者 衣晓妮 摄
当我们人文学院4个法律援助部的同学接到通知,准备去蓝田李后中学进行普法教育时,对于我这样一个刚成为学生会一员的大一新生来说,是那样的激动,更何况,支教一直是我的一个梦。
我们很快开始了简单的准备工作,查资料、下载视频,我们快乐的忙碌着,这是一份责任,更是荣誉。当然,这其中,也有着担忧。初中的学生,会持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这些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大学生呢?
10月11日,我们出发了。看着车窗外的风景,想起了李商隐的名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应该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吧,就像它盛产的玉那样美丽无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到达目的地。应该就是这了吧?我努力说服我自己。因为,泥泞的土地,坑坑洼洼的地面,破烂的砖房,要不是眼前一张张稚气可爱,充满期待的脸,我很难确定,这就是蓝田李后中学。
匆忙的下了车,孩子们都涌向了全校最好的教室——会议室。我们法律援助课被安排在第一节。急急忙忙的休整了一下,就开始了。因为格式不支持,多媒体不方便使用,我们就直接在电脑上播放视频,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切入点,将话题展开。本以为电脑直播会使同学们的兴趣大打折扣,没想到,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观看,我的心终于踏实了。
播出视频后,我向同学们提出一些与《食品法》相关的问题,虽然答案五花八门,虽然有的同学不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后排的几个女生害羞低头,但总能看见一只只手举起来回应我的问题。紧张的我,深深感受到一种幸福,一种被真挚的眼光注目的幸福,一种被仔细聆听的幸福,更是一种被尊重的幸福。
下课了,我不敢保证他们对法律有了怎样的理解,但在他们心中已经撒下了法律的种子。正如其中一个孩子说的,她将来要上我们学校的法律专业,说不定,她也已经爱上了法律。
下午的课进行得也很顺利,依旧是那样认真的眼神。
离开的时候,与同学们合影留念。其实,这份美好,这群快乐的少年,已经印在了我心上。相信我吧,当你们用知识丰满自己的羽翼,当你们像我们一样将爱和知识传递,你们会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