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友之声:校报情结
——给校报编辑部的一封信
2008-11-03 10:43   西安理工大报

 

    一份报纸竟连续20年寄给一个已退休的七八十岁的校友而不断。特别是我只是一个平常人,没有较高的职位,较大的名望,较优异的成绩。我曾电告赵震寰老师停止邮寄。但赵老师说,只要他在校友会,照寄不误。可是他已退休多年,校友会仍是照寄不误。


    我惭愧了,总觉得应为学校做点工作。那年捐献盖图书馆,我只捐了一百元,本来捐两百元是可以留名的。后来我通过赵老师提出倡议,建个“校友基金会”,每个毕业校友每年捐一百元,上万名校友,积少成多,为学校贫苦学生做点补助,后因故未采纳。我只好为校报写几篇稿件以表心意,一篇《那时候,难得平静》,一篇《校友寄语》,还有一篇《国立高工学校的变迁》。再后来,我感到我的思维、知识、观点落后许多,“代沟”渐深,于是也停了寄稿,但寄来的校报照收照读。


    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大概有以下共性:一是因备受亡国之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二是或多或少还保留点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三是受到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主张平等、自由、民主、科学、博爱、反独裁;四是信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史观,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人类理想的最美好社会。这一代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近一百年,经历了波澜壮阔、变化巨大的历史运动,多数人经历坎坷,发愤图强,孜孜不倦,才建起一个国强民富、政通人和的伟大祖国。


    校报,我每期读,但不全看,只读校领导的有些讲话、学校前景规划,学校发展和成就,以及副刊中同学们的优美文章、思想活动。我看到了老教师的楷模,国防生的英姿,贫困生的奋斗,大地震中的人间温情。


    我一生曾梦想从事教育事业和做个教师,但未能如愿,只是在企业里办了些职工在职教育,校报却给予我不少教育思想方针,办校方法,使我圆了我半个教师梦,对我帮助多多。


    如今我已85岁了,所在三线军工企业已经破产,山中儿女打工进城,医院萎缩,难以久居,只好寄居儿家,轮流赡养,已无固定收报地址,而且报纸更应寄往有贡献有联系的离退休校友,所以,再次请求停止寄报,谢谢学校对我近二十年的关心与帮助。


    某年,厂长让我在教师节即席讲话,我仍引那几句名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学生,再落后也不能使教育落后,再困难也不能不办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人为本’啊!”


    感谢母校领导、老师、同学、校友会和校报编辑们给了我一个幸福、欢乐和有意义的晚年。    
                              

                                                         校友 李润田
                                                         2008年10月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