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院系活动:洪化清关于《大数据驱动下的“团队导向式”创新教学》的讲座
2016-06-21 12:57  

 

   本报讯 6月7日下午四点,洪化清博士在曲江校区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十一号教学楼319室作了题为《大数据驱动下的“团队导向式”创新教学》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旨在面向全校师生共同探讨大数据时代的创新教学模式。

   洪化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李光前医学院电子学习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兼职研究员、福建工程学院兼职教授、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洪化清此次讲座的内容关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系列追踪研究和教学实践,整个过程以信息和数据作为研究工具,以学生的小学和中学时代为起点追踪其学习状况甚至到大学时期。洪化清指出,现代教学包括三个方面:教学实践、教学能力和学校管理评估。高校往往很重视学校的硬件设施,然而软件配备也是重中之重,相应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估水平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针对普通高校采取的学生评教模式的形式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技术手段分析教师话语内容、以师生间互动的频率等相关数据作为评估标准的方式来核定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以此确定教师的是否需要进修甚至离职。为了保证新加坡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度要求每位教师完成100小时/年的进修课时,全年无寒暑假。

   在授课方式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一直致力于技术工具走入现代课堂的方法研究,将社交软件的种种便捷功能加入教学中,例如学生可以采取打字、语音、插图等多种方式实现和教师的沟通和教学问题的答疑解惑。为了践行“动态教学”  ,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率要达到20%。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在线教学备受推崇,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并且学科自由,那么传统教学是否会为之取代呢?高等学府又该何去何从?关于这个话题,洪化清首先否定了取代一说,在他看来,传统大学基于三大优势有其长期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小组式学习、文化氛围和社会交流。他还特别提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于小组式学习的一系列研究和改革:“我们通常在课堂上采取六边桌,以六个同学为一个学习组,学习过程以学生预习、小组讨论和教师总结为流程,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预习能力和预习进度,我们在学生入学时发的平板电脑上设置了追踪功能(入学时已经签订同意书),将学生对于平板的使用时间、软件以及次数频率皆列入研究数据。我们使用强制分组、人员不再调换的方式真实告诉学生真正社会上的团队亦是如此,任何人都没有选择队友的权利。”

   谈及教育改革及翻转课堂的必要性,洪化清说:“只有改革,才能有人享受到改革的成果。翻转课堂的真正要义,不是翻转 学习的课堂,而且翻转学习的文化。”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