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27日下午,为响应“2017年西安市科技活动周”鼓励更多大学生创新创业,我校应用物理系施卫教授在曲江校区为同学作《走进我们生活的太赫兹波》报告。
施卫老师为同学们生动讲解了太赫兹波的定义、特点和世界各国在此项研究上的科技成果和发展目标,特别是我国在太赫兹波上取得的成果。
太赫兹波是微波和红外线之间的电磁波,也是光子学和电子学的过渡区域。我国在2005年第270次香山科学会议首次提出太赫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在2014年第488次香山会议中提出太赫兹波在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我国首台太赫兹波安检仪不仅实现了一秒钟安检和地沟油检测,各高校也在太赫兹波研究发展上成果突出。太赫兹辉光放电探测器、雪崩式光激发电荷畴、光导天线阵列相干合成等都是我校突出的研究成果,受到行业内外肯定。由于市场需求和国家需求,太赫兹波未来在航天、危险品探测、天文、生物医学研究等方面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施卫教授鼓励同学们用于思考、敢于创新,攀登科学的高峰,努力学习,能为中国未来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