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8日下午,陈厚群院士在金花校区教六楼科技报告厅作报告,报告主题为“论水工建筑物的可靠性设计”。
在报告中陈厚群院士首先提出:为什么要讨论水工建筑物的可靠性设计?他指出,主要是由于概念上的混淆导致人们对安全系数K未形成共识。其次,关于解决安全评价方法争议的指导思想和途径的问题,他认为应该采取潘家铮首先提出的“积极慎重,转轨套改”,在积极慎重的前提下,采取转轨套改是解决当前对改进结构设计方法争议的最佳途径。对于工程设计的不确定性,陈院士将其归纳为随机性和非随机性,非随机性又分为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单一安全系数的内涵是综合考虑了随机性和非随机性的不确定性,主要依据工程实践经验确定其取值。综合考虑效用抗力的联合概率以及对不同结构给出可能性比较的方法是分项系数的优势,对改进质量、减少随机性、控制工程质量有利,所以也指导着由单一安全系数向分项系数转轨的方向。其中,水荷载和自重负载也是水工建筑物设计中作用分项系数的特点。最后陈院士希望水利部和原电力工业部颁布《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一样,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其他问题。
据了解,陈厚群院士出生于1932年5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专家。他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曾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学位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陈院士功勋卓越,20次获国家级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百余篇,并且解决了小浪底等重大工程的抗震问题,建置了3向6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