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报召开学生记者年终总结会 12位同学获优秀学生记者称号 14位实习记者转正
2011-01-05 11:38 学生记者 马 宁 贾 斌 

 

    本报讯 “又是一年,过得真快啊……”在几位学生记者QQ聊天的感叹声中,我校校报记者团迎来了她的又一个年度总结会。12月30日晚,校报记者团2010年年终总结表彰暨换届大会在曲江校区教十楼210教室举行,校报总编魏霞老师和记者团的三十多名新老记者一起参加会议。


  记者团团长贾斌作了年终总结报告,副团长韩鲜维宣读了学生记者发稿及值班情况。


  2010年校报共出10期40版,学生记者团成员通力协作,认真完成各项采访任务,并组织多次集体活动,以下分四部分进行总结。


   专栏
  “校园英才”栏目,同学们积极参加专访活动,先后采写了首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李善玉、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十强精英团队、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二等奖获得者、上海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之星”杜安晨,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奖获得者王豆豆、向往,以及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唐冈。“校友风采”栏目,和我校校友总会协作,采访刊登了知名校友张文若、张琪、任世和访谈文章,走访刊登了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邢雁校友、宝利根中国区域总经理席刚校友。加深了我校与优秀校友之间的联系,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了向成功校友学习的途径。
   “视点聚焦”栏目  :3月,高兴同学策划主持,张应昌、宋汶珈、熊磊、南江涵、王娇、齐娓、张润平、姜萌、张星星同学采写“大学,你读懂了吗?”,为大学新生答疑解惑;4月,由魏霞老师策划,南江涵、韩鲜维、贾斌、周龙、孙玉丽、马宁、冀鑫、赵丹、姜萌、梁永梅、郭池池同学采写的“五月鲜花五月情”,使读者了解了“五月的鲜花”筹备工作情况; 9月,魏霞老师、韩鲜维同学策划,韩鲜维、冯亚云、周龙、李宝花、冀鑫、刘鑫等同学组织采写了以“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为主题的新闻调查,通过对我校后勤处、曲江校区管理处、科技处、环保协会,以及各年级学生的采访,了解到“低碳减排”理念在我校的推广和普及情况;12月,根据省教育厅、省教工委下发文件《关于以药家鑫事件为反面教材在全省大学生中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好思想道德教育的紧急通知》,由魏霞老师、韩鲜维同学策划,韩鲜维、宋汶珈、孙玉丽、郭高、王小玉、姜萌、杨甲甲、周龙同学以“药家鑫事件的反思”为题,多方面收集采写,进行了深度报道。


  校报网
  校报网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同时具有较快的传输和更新信息的特征,为学生、教师和校友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渠道。2010年,校报网发布消息、通讯、言论、深度报道,以及散文、小说、诗歌等各类文章、摄影作品一千余篇(幅),今年访问量为15万余次。多名学生记者承担网编工作,及时发布更新校报网络资源。校报网在年末进行了一次版面变动,新增了国防生专栏、爱书乐影、吃喝玩乐三个栏目,同时对原先的一些栏目进行了调整。新的版面设计力图更贴近学生生活,增加网站的亲和度和影响力。


  获奖
  于剑、李思兰等策划采写的“视点聚焦”栏目三获2009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新闻专栏”类特等奖,并获2009年度陕西新闻奖二等奖;段刚龙、韩鲜维采写的消息“我校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西部赛区决赛冠军”获2009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特等奖,并获陕西新闻奖二等奖;学生记者南江涵、李思兰采写的消息“我校举行科技合作暨捐资助学签约仪式” 、学生记者田虎采写的消息“席刚校友讲述奋斗历程” 分获2009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一、二等奖;学生记者韩鲜维撰写的通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学生记者于剑撰写的通讯“国士情怀 西苑风采”分获2009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一、二等奖,学生记者陈鑫阳撰写的言论“诚信的考卷”获2009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二等奖。


  记者团活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3月与宣传部联办第三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获奖作品刊登在4月、6月第四版。在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中,记者团同学王辉、韩鲜维、赵丹、宋汶珈、贾斌、袁震、高兴、冀鑫、薛蓓、刘鑫、马宁、王小玉、周龙、田虎、齐娓、郭池池等同学积极投稿参加。
在“五月的鲜花”活动中,学生记者全力协作多方搜集资料,很好地完成了采访任务。活动举办期间,学生记者们和校团委记者站同学们协作,深入各高校的表演团队进行采访,采写了多篇精彩报道,并及时发表在学校新闻网、校报网,方便学生了解更多幕后精彩的感人故事。我国第2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校报同学积极参加“师德建设”专版的采写工作,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学生记者不辞辛苦,其中,赵丹同学对朱虹教授、韩鲜维同学对刘军教授、宋汶珈同学对李言教授的采访,写出了较高质量的专访稿件,出色完成了报道任务。9月,学生记者团组织了招收新一届成员的纳新活动,通过前期校内宣传、现场报名、文章审查、面试环节,共有20名文字记者和4 名摄影记者加入记者团成为学生实习记者,为记者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0月中旬,邀请校电视台台长王凌云为学生记者进行新闻写作培训。王老师就新闻的基本写作方式以及如何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向学生记者们作了精彩的演讲,并结合自身经验向新记者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鼓励新记者去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我的综合能力。


  根据学生记者条例第二条“依据学生记者的投稿情况、发稿情况、值班情况、参加例会培训活动情况及完成其它工作情况,经编辑部年终评定,对工作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12位优秀记者受表彰,14位实习记者转正。魏老师为获奖的韩鲜维、贾斌、宋汶伽、冀鑫等12位同学颁奖、发放了奖品,为谭巍、曾文玲等14位同学颁发了记者证。


  魏霞老师讲话。她说,回顾2010年,校报学生记者亮点如下:第一,获奖层次有突破:“视点聚焦”栏目第三次获2009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特等奖,并获陕西新闻奖二等奖;韩鲜维采写的消息第一次获2009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特等奖,并获陕西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年年递增:2007年报送4件全部获陕西高校新闻奖;2008年报送6件,5件获奖;2009年报送的7件作品全部获奖。第二,校报网访问量达到十五万。第三、媒体兼职记者多,校报学生记者人才济济。香港大公报、当代女报、校团委青年报、电视台、广播台,以及以徐云为首创办的VS数字影像技术工作室都活跃着校报学生记者的身影,大家在相似的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对生活和文字的热情。


  魏老师对学生记者做出的努力、付出的心血表示感谢。她说,校报的专栏,举办的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都有赖于学生记者;校报网发布消息等各类文章、摄影作品一千余篇(幅),其中,学生记者采写的内容占一半。她特别感谢团长贾斌,在他的努力下,校报网面貌大为改观;副团长韩鲜维,承担了视点聚焦栏目的组稿编辑、曲江纳新、发报等工作,均完成出色;学生生活网编孙玉丽,海军国防生网编王辉,光影世界网编徐云,由于他们的兢兢业业,增强了校报网的可读性;摄影部部长曹鎏及摄影记者,出色完成了宣传部交给的许多校级活动;还有已毕业的10位学生记者,他们的作品继续为校报的读者们所欣赏。魏老师提出三点希望:多看报。关注时事,站得高,看得远;新年要有新目标。老记者要把自己的作品打磨得更精,其中消息标题尝试运用多行题,导语注意创新;通讯注重细节,追踪新闻背后的故事;言论新闻视角平民化,贴近师生生活。作品朝陕西高校新闻奖、陕西新闻奖方向努力。新记者要练习各种文体的写法,消息、通讯、言论都要拿得起,培养新闻敏感,提高时效性。希望新一届学生记者团,坚持月初例会制;在人人网建校报记者群,提高校报网点击率;加入陕西高校传媒联盟,与兄弟院校同仁切磋技艺,扩大学校影响;尽快建立网编奖惩机制,使校报网栏目内容时时出新。魏老师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贾斌、韩鲜维向大家畅谈了离任感言。贾斌同学袒露,在校报这段时间对他影响很大,他将永远珍藏这段宝贵的经历。韩鲜维则动情地表示,在校报的4年中,她学到了很多东西;毕业工作后,一定不会忘记校报记者团的。


  新一届记者团团长为宋汶伽,赵丹、马宁为副团长。宋汶伽代表新一届记者团干部向大家谈了记者团来年的工作构想。


  会议结束,主持人王辉同学还组织记者团成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联欢活动。获得国家外交部表彰的王越仟同学受邀参加会议,并和记者们作了交流。

 

    

                     记者团团长贾斌作工作总结

   

            记者团副团长韩鲜维通报记者发稿、值班情况

   

                                     王辉主持会议

   

                            部分优秀学生记者

   

                             实习记者转正

   

       新任记者团团长宋汶珈谈工作设想。(左一为王越仟同学)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