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报告集锦:古都大讲坛第57讲——赵馥洁教授:传统人文思想“天地之生,人为贵”
2010-11-18 14:28 作者:学生记者 冀鑫 报道 学生实习记者 郭蓟申 摄 

 

    本报讯 11月16日下午4点,古都大讲坛第57讲“传统人文思想——天地之生,人为贵”在曲江校区逸夫科技报告厅举行,300多名学生聆听了报告。


    赵馥洁教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人文思想。


  首先是传统人文思想的形成。赵馥洁教授认为,传统人文思想的形成由时间可以划分为西周—春秋—战国,分别代表了人文思想的萌芽,初步形成和进一步发展。西周时期的政治家通过总结商朝统治者顺从天命而导致国家灭亡的教训,提出了“只有保障百姓的利益,才是帝王的德行”的思想观念,但这个观念并没有受到帝王和百姓的重视。春秋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国家兴、兴于民、国家亡、亡于神”的理念,同时老子的《道德经》主张:“天大,地大,人亦大”。这时的人文思想已经初步形成。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孔子“天地之生,人为贵”的提出,传统人文思想已经正式形成。


    接着,赵馥洁教授从传统人文思想内容的深入,通过人的核心问题、人的地位、人是治国的决定性因素进行论述。由于人有智慧、道德、思想,而且是灵的标志,说明了人的核心问题。其次,人是天地的价值中心,人犹如宇宙的心脏,占主导地位,突出人的地位显赫。再次,他通过“吏以人为本,君以民为本,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论述了人是治国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赵馥洁教授从“以人为本”思想对于社会、教育、修养和精神境界的作用展开论述。对于社会,以人为本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人生智慧。修养方面提高了人们的修养和自觉性。精神方面,教会同学们处理好人与人和人与我的关系。


    讲座在赵教授的祝福语“希望你们以自己为本,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努力实现人生智慧和价值”中结束。


    赵馥洁 ,生于1940年,陕西省富平县人。1964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哲学系,曾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西北政法大学政治理论系。现任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长。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