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1日晚,我校“澄辉论坛”第26讲在教6楼213教室举办。校图书馆副馆长王浩老师为研究生作了题为《激励发现 推动创新——如何利用文献进行科学研究》的报告。
王老师的讲座共分三个部分:如何利用图书馆庞大的文献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与投稿方面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学术研究要遵循的道德规范。
王老师介绍了我校文献资源分布现状及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介绍了常用的检索技巧。通过一个个示例,使同学们掌握了如何从浩如烟海的资源中检索出最有价值的文献、如何探寻学科研究前沿、如何摸清学科发展趋势这些科研入门问题。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王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前期准备工作、写作实践三个环节进行了讲述。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投稿期刊,王老师归纳了常用的技巧,这些技巧使得研究成果通过恰当的渠道得以交流、沟通。针对近年来学术界频发的学术不端丑闻,王老师告诫我们要立志创新,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坚守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做一个“真正”的科研人员。
我校研究生120余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结束后,王老师又回答了许多同学学术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本次讲座由研究生学院、校团委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
链接:“澄辉论坛”是由我校研究生会2004年发起创办的,“澄辉”二字出自宋代大词人晁元礼的《绿头鸭·咏月》中的“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澄”字取浮现发散之意,“澄辉”体现的是内涵的自然表露却不失沉敛,象征广大同学在学术中探求精深的同时又展现出个人魅力。“澄辉论坛”旨在弘扬人文精神,活跃学术气氛,启发学术思维,同时,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方便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人文大家和社会名流,感受他们的渊博学识与个人魅力,从而激发同学们陶冶自身人文情怀的愿望,营造我校良好的人文环境,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目的。迄今为止已邀请二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讲述其学术思想或成功经验,以他们的思想智慧、他们在取得成功过程中种种经历和人生感悟,启迪广大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