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报告集锦:中国申奥成功的文化思考——孙大光报告侧记
2009-11-05 08:55 作者:学生记者 李晨星 

 

    11月4日上午,中国体育总局对外交流中心主任,中国体育博物馆馆长孙大光先生莅临我校金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中国申奥成功的文化思考”的专题报告。


  2008年7月,孙大光先生出版发行了《中国申奥亲历记》一书,引起国内外巨大反响,并因此荣获“我与奥运”征文暨第五届“正泰杯”全国报告文学大奖唯一的特别奖。对此,孙大光先生说“这本书我没有做丝毫的宣传工作,一点也没有”。现场掌声雷动。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里程碑”,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如是说。不消说开幕式的巅峰盛况留给那个夏天多少享受的呼声和惊叹,正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6年之久的后奥运时期一样,北京抑或是中国的后奥运时期才刚刚开始,西方国家、乃至世界开始以全新的眼光期待中国奇迹。孙大光先生说,2008年是中国人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它既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收获累累硕果的一年,更因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而实现了百年的梦想。中国人第一次知道奥运会是1908年,到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刚刚历时一百年,适逢中国社会取得显著性成就。对此,孙大光先生说2008年发生的种种是一个文化现象,它不仅是历史巧合,更得益于中国高层英明的战略决策,值得所有人思考。


  曾两次全程参与申奥工作的孙大光先生说起我国申奥事宜如数家珍。1991年北京奥申委成立,专项负责申奥事宜。1991年至1993年第一次申奥落败,当时北京奥申委商议继续提请申办2004年奥运会,中央决策否决。1998年再次提请报告,获准申办2008北京奥运会。2001年是一个记忆中永不褪色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因为申奥成功而沸腾了。孙大光先生激动地说:“中国的民众太可爱太热情了,从农村老太太到小学生纷纷写信将祝福和建议寄到奥申委,我们每天得加班拆看大量的信件,但感动是真真实实的。”他特别提到一件事。第一次申奥之时,中国的竞争对手分别是曼彻斯特、悉尼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又由于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少之又少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具备很多不利因素。第二次申奥时,中国历经了10年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各方条件日趋成熟,但最终能够打动国际奥组委,中国人的申奥支持率有着非常特别的决定作用。当时,竞争对手巴黎、多伦多等官方公示民众申奥支持率均为70%多,中国则是94.7%。而国际奥组委在委托独立调查公司调查求证之时发现,除了中国的支持率超过公示数据外,其他国家均相差甚远。国际奥组委很是震惊中国人对于申奥的支持,这也是最终中国获胜的非常重要的感情因素。接下来就是7年的筹备时间。我们不用细究这有点仓促又有点漫长的7年里都经历了怎样的汗水和思考,北京奥运会就是很好的答案,不是吗?


  孙大光先生又总结了申奥的几个特点。他说,申奥作为世界顶级的竞争,是一场影响最大规模最大、最激烈最残酷、最文明最智慧的竞争,并且在这场竞争中没有落败者。当所有世界一流的城市站在申奥的竞争平台上时,他们笃信,自己会因为这个平台更加出色。


  中国申奥采取了大智慧大战略、重策划重设计等一系列的战略决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他们自己更是总结和提炼了诸多精髓。孙大光先生首先提到的是“申奥参谋部”。钱学森老先生在进行两弹一星国防建设之中率先提出了“总体概念”。成千上万人热情参与的筹备工作难免存在诸多纰漏,钱老建议成立一个总部进行统一协调、总体规划。这个建议英明至极!人们至今仍很感激这个可敬的学者。


    “温控工程”主要针对申办宣传工作而言。当时坚持的原则是“内冷外热,外热也要看火候”。在国际奥组委“九不准”的限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宏观控制和影响国际舆论。“滴灌工程”是北京奥组委针对对外宣传采取的比较经典的战略方针。他们将农业上滴灌的理念作用于国际奥组委,并成功的送出了第一份礼物——给国际奥组委委员量身定做的砂洗绸夹克衫。在这里,孙先生提到一件五星级饭店总统套房的缺憾。1993年,国际奥组委来京考察,当时安排在中国饭店的总统套房。孙大光先生陪同客人参观房间之时,意外的从窗户中看到了不远处车库的拥挤不堪、烟雾缭绕和一排排低矮破旧的住宅区。随后他用屏风吸引了客人的注意力作为弥补,不过内心深处的遗憾还是很深很深。孙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如今,那里高楼林立,早已成为北京白领们向往神驰的CBD开发区,每次开车经过那里,他总会一次次的想起当年那一幕,一次次的重温着这份欣慰。全场也为之动容。


  “知己知彼”是他讲到的又一申奥精髓。北京与巴黎的竞争伴随整个申奥过程,并且呼声一直很高。而巴黎对外标榜自己除了“地缘”因素处于不利地位外无一缺点,对此他带队亲临考察,发现了巴黎的“八大软肋”:地缘因素、兴奋剂问题、频繁的罢工和示威、安全问题、奥运村问题、政界矛盾显露、民众支持率不高、法国人的傲慢等。巴黎的考察收获颇丰,如此一番下来,北京的胜出就在情理之中了。


  两个小时过得真快。主持人宣布报告结束的时候,同学们还没有从孙大光先生精彩的讲演中回过神来。即将散场,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排排醒目的大字,笔者深有感触,亦奋笔疾书。“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一年多了,当我们用新时期的思想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之时,我们发现,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的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真的,这场《中国申奥成功的文化思考》结束了,但我想,更多中国人的思考会走得更远。


    孙大光简介:


    孙大光,汉族,1952年出生于哈尔滨市。曾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一团战士、统计;北京体育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哲学讲师;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处长、国家体委内刊编辑部负责人;国家体委(后改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主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党委书记。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主任,中国体育博物馆馆长。其间,曾任北京亚运会组委会指挥室副处长;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总体部部长;北京“远南”运动会组委会总体部部长;1999年9月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筹备组组长,带领人员组建北京奥申委;同年10月被任命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副秘书长,同时兼任北京奥申委研究室主任。


    他曾两次亲历了北京中办奥运会全过程,并都担任较重要的职务;还担任过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国家体委工作团副团长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北京奥申委工作团团长。曾负责制定北京亚运会总体工作汁划和总体协调工作;组织起草了两次北京申奥工作总体计划;编制了北京两次申奥工作计划网络图;负责组织编写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奥报告》,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