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热爱阅读与写作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党委宣传部和校报编辑部的邀请,使我有幸与大家一起分享今晚的盛会,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校第三届校园原创文学作品大赛暨第十一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以“阅读•文学•人生”为主题,非常有意义,因为阅读与文学的最终归宿不过用以指导、记录我们的人生。今天我就自己阅读的感悟简单谈四个方面的问题——阅读、思考、批判、审美。我在这四个词前面再各加一个限定词,构成我今天发言的题目——会阅读、真思考、行批判、领审美。
先谈第一个问题,“会阅读”。既然是“会”阅读,那便涉及阅读的原则与方法。对此,我首先对“阅读”作出界定,因为我并不承认所有阅读书本的行为为“阅读”。我所承认的阅读就其阅读对象来说,只有一种,那便是对“人文史哲经典”的阅读。因为我认为,阅读就其本身而言,即站在启迪思想、砥砺精神、指导人生的层面来看,乃是“心内之事”,而非心外之事。而纵观天下书籍,唯有“人文史哲经典”可以真正达到我们的“心内”,起到启迪思想、砥砺精神、指导人生的作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使我们本有的“明德”重新归于“明”的境界,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就书籍而言,唯有“人文史哲经典”。在此,我也顺便简要谈下我对“经典”的理解,说明这件事情很有必要,因为当书太多而我们又不会选择书本的时候,往往“开卷有害”。如何“开卷有益”?很简单,读“经典”。古人所谓的读书大抵是指四书五经、三坟五典云云,都是“经典”,因此“开卷有益”对过去是适用的,但并不适用于今天。言归正传,所谓“经典”,需要拆分理解,“经”就是经得起时代考验,“典”就是足以成为指导人类生活的典范,如此“经典”便是“经得起时代考验并足以成为指导人类生活的典范”。我说“会阅读”即首先建立在阅读“经典”的基础上,这是原则。至于方法,鉴于时间关系,恕我不再详细展开。
在阅读经典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谈谈“真思考”。首先我抛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在你没有阅读上百本的经典之前,你便无法进行真正独立的思考。”人的思考首先存在不自由的界限,根据亚里士多德“质料因”“形式因”的哲学思想,我曾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这样的确证:我们的一切思考,或者说一切思想活动,都是我们感官所获的外部经验知识这个“质料”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方法这个“形式”的“排列组合”。举例来说,当你没有“苹果”这个经验知识的时候,你绝不会说远方的的某物像苹果。再例如,当你只运用知性思维的话,你根本无法回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因为你将面临无穷的前推,而最终会陷入“无因论”,可当你用辩证的理性思维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话,你马上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本身的错误,因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要得以成立,又一个前提,那便是“鸡永远是鸡,蛋永远是蛋”,显然这个前提是荒谬的。
说完思考存在界限的问题后,我再来告诉大家一个更加悲哀的事实: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类来说,最大的讽刺大概是,我们很少真正思考。我们每天大概都在凭借习惯来进行生活,当我们有什么需要时,我们会习惯性地去查阅资料,去咨询他人,按照休谟的说法就是“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就是“我们的生活是‘常人’为我们设定的生活”,这里的“常人”是一种人的模型,相信大家都明白所指。在我们思考本身存在界限的前提下,我们还很少思考,由此便可知道“真思考”的难得可贵。“真思考”建立在“会阅读”的基础之上,但“会阅读”本身也不是真正的思考,因为叔本华说的很对:“读书就是用别人的脑袋去思考。”
讲完“真思考”,我们或许会追问,什么算是“真思考”?我对此的解释是——“行批判”。“批判”或许是被中国人误解最深的词语了,我们大约会认为“批判”就是批评,其实大错特错,“批判”是由康德开创的“哲学方法”,其意义为“理清前提,划定界限”。“理清前提,划定界限”是思考实践自身的过程,因此我说“行批判”。“批判”某物就是对某物进行“理清前提,划定界限”的工作,这建立在你对某物完全理解并彻底参透的基础上,否则你就无法进行真正地“批判”。在这里,我也顺便提一下我的一个阅读建议,那就好“低于批判水平的书不建议阅读”,因为其本身没有现实意义,按照黑格尔的说法,那大概停留在“外部反思”的层面。
“批判”在西方经典哲学的辉煌时代,是非常时髦的事情。康德为了拯救人类的知识理性,面对休谟的怀疑论,写出了震惊世界的“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就以《纯粹理性批判》来说,它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理清人类知识前提,为人类的知识划定界限。后来,我们知道,青年黑格尔派中,施特劳斯做“历史的批判”,鲍威尔做“批判的批判”,马克思写过三本著名的“批判”,分别是《神圣家族——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以马克思的《资本论》而言,其副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亦即为资本主义社会“理清前提,划定界限”,而既然进行了“批判”,就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不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大概讲完会阅读、真思考、行批判,最后谈下“领审美”?因为阅读与文学本身的最高输出形式应该为“审美”,“审美”较之前文所讲的“真思考”和“行批判”,是非理性化的,也是非功利化的,它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生命体验,是生命情感对“美”本身的直接领会,因此我说“领审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说:“美是无关利害的愉悦。”而领会这种无关利害的愉悦的过程便是“审美”。举例来说,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声音,但我们听到声音本身的时候只有一种情况,那便是当我们听到了美妙音乐的时候,尤其是在美妙的交响乐和纯音乐当中。
在阅读与文学的话题下,我之所以谈“审美”,是因为阅读真正的文学经典的过程便是“审美”的过程,如果你企图从真正的文学经典中拿出什么的时候,你就已经错了,因为你破坏了“审美”非功利性的原则与特点。红学大师俞平伯一生研究红学,造诣颇深,晚年陷入忏悔:“我腰斩《红楼梦》有罪!”因为当你企图从《红楼梦》中解读出中国封建王朝的命运也罢,或者解读中国明清小说的写作风格也罢,其本身没有错,但这种做法本身是对《红楼梦》的“降格处理”,因为《红楼梦》首先是文学作品,并最终是文学作品。如美国哲学家杜威所说:“审美是最后的经验。”道理即在此。
接下来我简要就我们对“审美”应该承担的“责任”谈一下我的观点。首先请允许我引用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一句名言:“我们知道某人是诗人,是基于他把我们做成了诗人这一事实。”李白曾经登上黄鹤楼,诗兴大发,正欲题诗一首时,却无意看见了崔颢的《黄鹤楼》诗,于是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这个典故并不是告诉我们崔颢的诗作造诣高于李白,而是因为崔颢的《黄鹤楼》使得李白心中的诗兴得以释放,套用柯勒律治的话来说,便是“崔颢把李白做成了诗人”。文学创作为何?其实就是将人们“心中皆有,笔下却无”的东西写出来,引发人们的共鸣,使得人们的生命情感得以释放,使得人们领会审美。
发言最后,我想再读一遍张载的“横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想,我们作为阅读爱好者、文学爱好者、写作爱好者,文人的博大胸怀还是要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许太大,我结合今天的时代发展,将其“翻译”一下,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尾,并与大家共勉,此即为——领会存在,关怀天下,守护思想,引领时代!
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