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世界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在咸阳原岿然建立;公元前207年,这个历史性的王朝又轰然倒塌。短短十五年,是什么使一个史诗王朝迅速走向倾颓,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给予一些作者个人的看法。
关于秦朝的灭亡,洎汉迄今,史学家论述之多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贾谊为代表的“过秦说”,其认为秦朝覆灭的主要原因是秦朝自身“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认为是秦屡施暴政,不体恤民情,导致群情激愤而起义,秦遂亡。
而我认为秦之速亡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其错不全在秦。事实上,自秦朝建立那一天起,无论秦如何施仁政、恤民意,都免不了短命的结局。究其所以,我认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原因——心理认同。而汉之强盛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同样的原因。
我们从秦国发展到秦朝的历史上可以看出这种宿命的些许端倪。从资历上来看,秦国是春秋诸侯国中资历比较浅的一个,建国时间比起其他诸侯国也短得很多;从出身上来看,相比于其他因姬姓嫡系或姬周功臣而获封的诸侯国,秦国的先祖秦非子出身于商朝遗室,在周王室的授封对象中属于最低贱的一等;从文化和生产发展水平来看,春秋前期的秦国与东方六国差得也不是一点半点,致使秦国早期备受东方国家歧视,《荀子·议兵》中便记载:“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其他主要诸侯国基本密集分布在中原及以东的地区,而秦国则独立西北边陲,与主流国家格格不入。由此可以看出,秦国从建立之初在各诸侯国中就是特立独行的存在。
“过秦说”认为,秦朝的暴政是摧毁帝国的原因,而秦律则是秦实行暴政的工具。但从出土的秦律竹简我们知道,秦朝的法令政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残暴严苛,反而许多情况下具有很深的人情味。
秦国时期,商鞅推行“民田宅制”,将属于士大夫的土地划归百姓名下,规定百姓凡在秦国国土,均能得田以耕之,并且耕地受国家保护。而此时其他诸侯国的百姓还生活在“井田制”的巨大生存压力之下。公元前349年,秦孝公为鼓励生产,规定秦内岭原泽池十年免赋;诸侯国百姓凡归附秦国之人,免除其三代徭役赋税。据史料记载,至秦朝建立之时,至少有上百万各国百姓通过这条法令迁徙至秦国,获得了作为农民的最大利益。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并管理如此之大领土的国君,其法令制度、治理模式乃至始皇个人修养上都无可厚非。
在制度上,秦朝无疑是进步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始皇采纳廷尉李斯的建议,将之前在秦国实行的郡县制推广至全国,从此分封制走下历史舞台,中国进入了“官僚社会”。接着,为了配套地方上的“郡县制”,秦始皇又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至此,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初具规模。从国家制度上来看,秦朝的制度比其先人无疑是先进的、科学的,因此国家制度和治理模式并非导致秦亡的原因。
从秦始皇个人来看,他是一位十分隐忍包容的君主。在湖南里耶出土的一批秦代竹简中记录了公元前221年南郡的一场暴乱,那时秦朝刚刚建立,而南郡原来隶属的楚国业已灭亡两年多,一支打着“复楚”旗号的反叛军在南郡发动暴乱,秦始皇派出刚刚归附的军队平息叛乱,但军队在战斗中也发生叛变,纷纷倒戈。秦始皇无奈只能派出关中的军队前往南郡平叛,经过三次战役终于将叛乱平息。平叛之后,有人建议秦始皇严惩参与叛乱的人,但秦始皇仅仅将发动叛乱的头目处以了刺字的惩罚,而将士兵们放归回家,不予追责。
这次叛乱带给了秦始皇很深的思考,他意识到文化认同是使原东方六国融入这个新兴国家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春秋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各个国家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与哲学家,中国思想界出现第一次井喷。这些领导时代的思想家们来自各个阶层、各个国家,但唯独秦国,它不匮能征善战的勇士,不缺精通法律的官吏,不乏勤劳朴实的农民,但却没有一位令世人瞩目的学者。同时,在秦国的东方已经形成了以注重仁义的儒教为基础的齐鲁文化、受游牧民族影响的粗犷豪放的燕赵文化、浪漫奔放的楚文化等。
秦始皇没有选择动用皇帝的权力,以武力迫使东方六国全面接受秦国文化,而是选择正视秦国与东方六国的文化差距,尊重并接纳六国的文化,在礼制等方面都做出了东方化的修改。除此之外,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了“博士”机构,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有才学有名望的人作为“博士”,“博士”不仅仅研究学术,还负责商议国家政策,有权弹劾国家官员。
这是一次对东方先进文化的大胆融合,秦始皇意在通过这些东方博学之人使原属东方六国之人从心理上认同这个新兴的国家。但是,“博士”们并不买账。
据里耶竹简记载,秦始皇在咸阳宫宴请众“博士”,欢迎大家为帝国出谋划策。宴会上,秦始皇主动向“博士”们敬酒,但“始皇举尊而无一应”,众“博士”没有一个人回应秦始皇的热情,秦始皇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和打击,但始皇没有愤怒,他深知天下人心的聚拢要靠这些学者,他期望日后能通过自己的诚意打动这些学者,于是秦始皇便没有追究这场宴会上的风波。
秦始皇的大度和人性化还体现在,秦国时土地是按军功授予,而东方六国已经出现了比较先进的土地私有化。有原属东方之人便担心自己没有军功,名下的土地是否会被秦朝收并。秦始皇针对这部分人下诏,原六国个人所属之土地,国家不予征收,皆循原状。
可秦始皇即便是做到这样,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叛乱还是不止,秦始皇便想进行一次东巡,以实地考察一下自己推行的法令政策的实施效果。像当今的秦皇岛、养马岛、饮马镇等地名都是这次东巡的产物。巡至泰山,按礼法应该举行祭天大典,秦始皇便向“博士”们询问祭天大典的流程等问题,但“博士”们却争论不休,有的说应该循周礼,有的说应循秦礼,直到临近祭祀日期也没有争论出结果。秦始皇心里清楚,这些东方学者并不是真的拿不定主意,他们只不过是在拖延时间,阻碍大典的举行。最终秦始皇带领朝廷大臣,按照自己的想法举行了祭天大典,没有在乎那些意见不一的东方学者们。史书记载,在大典结束时,天气忽变,登时大雨倾盆,秦始皇被淋了个落汤鸡,等秦始皇狼狈不堪地回到宫中时,在厅内等候的东方“博士”们竟“群起而讥之”,博士们一个个凑上前来讥笑皇帝这般落魄模样。这是这些学者第二次对秦始皇公开的挑衅与嘲讽,这无疑会让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大发雷霆,但秦始皇没有那么做,为了心中的梦想,他忍了,并没有追究“博士”们的罪。
可以说直到后来的淳于越事件,秦始皇一直是以体恤爱民、包容开放的姿态处事。淳于越事件的发生让秦始皇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谦卑姿态并没有让东方六国融入这个刚刚建立的国家,反而激发了他们越来越嚣张的反秦思想。
在国内叛乱频发之时,秦始皇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先后发动了对匈奴和百越的战争,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北方匈奴逃往漠北以及中东等地,割让河套地区大片领土给秦朝,著名的秦长城就是这时候修建的。而南方的百越则完全亡国,岭南地区自此永远属于中华大地。在秦始皇的国家战略布局上,这无疑是一次伟大且成功的决策:一方面帝国收获了大批领土;另一方面,六国之人与秦人在同一军队作战,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有利于缓解国内剑拔弩张的紧张的局势。
但在六国人看来,这一雄伟布景的背后就是许多文学作品里描述的那样:强征兵役、沉重徭役、妻离子散、孟姜女哭长城等等,是秦始皇暴政的又一表现。
最终结果便是,秦始皇无论怎么努力,六国之人始终拒不接纳这个国家。人心向背,短短十五年后,秦朝便走向覆灭。
可有趣的是,刘邦在秦朝之后建立的汉朝,在国家制度、法律法令等方面与秦朝几乎如出一辙。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重要国家机制;汉律则几乎就是秦律的翻版。同样的国家制度,为什么秦朝十五载快速覆灭,而汉却能屹立几百年,并且创造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等中华乃至世界史上辉煌的一页呢?
无疑秦朝的制度是先进的,否则汉循秦制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我认为还是一个心理认同问题,战国七雄中,齐楚燕韩赵魏秦,前六者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根基,东方六国彼此十分熟识,但对秦国了解十分有限,秦国没有什么著名的学者将其介绍给其他国家,在秦扩张之前,许多东方人对秦国的印象依然停留在春秋前期那个荒蛮小国上。待秦发动战争向东方扩张之时,东方六国又在苏秦之合纵思想下团结一致,统一对抗过秦国。这进一步加深了东方六国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也加深了其对秦国的排外感。
用一个家庭来做比喻,东方六国好比家庭中的六个孩子,而家长便是周王室。有一天来了一个强盗秦国,血洗了这个家庭。此时,这个强盗哪怕再怎么对这几个孩子好,孩子们也不会心甘情愿跟着这个强盗过日子。十五年后,家里的大儿子变得强壮打跑了强盗,恢复了家园,这时他如果对兄弟姐妹说:“强盗被我打跑了,现在家里也没有家长了,就由我来当家作主吧。”,想必大家也不会有意见。
同样的道理,陌生的秦国统一了全国,即便给与六国了很多恩惠以及宽容政策,对东方六国来说依然难以融入。这时刘邦和项羽带领楚怀王的军队,而楚国又是战国末期东方六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所以导致虽然刘邦是楚国人,但东方六国皆有其为自己而战的心理认同感,因此一呼百应,皆为其战。建立汉朝后,也因如此,国民不再叛乱,一心一意安心发展,配以秦遗留下的发达先进的国家机器,得以成汉之盛世。
综上所述,我认为,秦之速亡有其必然性,但也不是无法挽回。若欲挽回颓势,便不能从秦朝建立之后下手,应当从秦国之初便重视文化发展,重视与各国间的交流,使不被主流社会忽视,兼以体恤爱民、轻徭减赋,如此方可使江山至“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而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