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晟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此人在隋朝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堪为平定突厥第一功臣,唐朝名相长孙无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老丈人。但此人发迹凭借的确是那天下无双的神射技术,成语“一箭双雕”说的就是他的神射之术。
长孙晟不但懂得排兵布阵,而且武艺高强,尤其精通箭术。据说,长孙晟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体非常弱小,很多人都认为他活不到成年。但长孙晟8岁时,就已经比同龄的男孩强壮了,能搬起大人都搬不动的石头,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在他18岁那年,长孙晟练就了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当地没有人敢和他比试。年纪稍长的时候,长孙晟就凭借百发百中的箭术进入北周的皇宫当了一名司卫上士。别人都不知道他的本事,但当时还没发迹的皇上却一眼发现了他的才能,在所有的年轻侍卫中唯独对他青眼有加。
北周末年的时候,北周皇帝与突厥结亲,诏命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嫁给沙钵略可汗(突厥名叫摄图),当时为了宣扬北周军威,派去护送公主的护卫全都是武艺高强,射术高超的禁卫精英,而在这些人里,长孙晟是最优秀的一个。前往突厥路途遥远,长孙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护送公主平安到达。于是摄图大摆酒宴,亲自宴请长孙晟。酒过三巡后,依照突厥的传统习惯,大家要比武助兴。摄图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请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钱。长孙晟拉开硬弓,一箭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摄图连连惊叹。经过此事后,摄图对长孙晟更加敬重,挽留他在突厥小住并经常邀请他一起打猎,甚至还要突厥的贵族子弟向他学习射术。
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时,摄图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赶忙抽出两支箭递给长孙晟说:“能为我把这两只大雕射下来吗?”“一支箭就够了!”长孙晟边说边拉弓,瞄准那两只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只听“嗖”的一声,两只大雕同时落地。在场的人顿时欢呼,连连称赞道。于是突厥人更加敬畏长孙晟。
但长孙晟可不止武艺高强,更是心机深沉,因为沙钵略可汗的赏识,他每年都作为两国间来往使节的护卫,一路之上对突厥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都熟记下心,回国后就找工匠制成沙盘,连突厥各个主要大部落一年四季的草场和营地都摸得一清二楚。而且长孙晟还摸清了突厥内部分裂,大小可汗林立,尤其是沙钵略可汗与阿波可汗不睦之事。开皇三年的隋朝和突厥大战,当时还是奉车都尉的长孙晟随柱国窦荣定的大军出征,当时正好碰上阿波可汗和达头可汗,于是长孙晟潜入敌营,跟这两人晓以利害,甚至主动表示可以放弃一些边境州郡让其洗劫,结果吃饱了的达头直接退兵,而阿波贪心不足,还想再抢,却被窦荣定大军击败,于是也退回大漠。后来隋朝大军征南一统天下时候,突厥再也无力再象上次那样,趁虚而入,就是因为长孙晟。
长孙晟不费一刀一枪,只凭一张嘴就能把强大的突厥分化瓦解到这种地步,实在是稀世的人材。他为国家立下如此大功,却名声小很多,在当时的隋朝似乎没有太大名气。最主要的是,他从事的事情见不得光,都是些私下的黑暗交易和间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