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明朝第一将
2017-05-14 14:04 水电学院工131班 杨非非 

 

说起明朝的名将,徐达若称第二,绝没人敢称第一。徐达,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帅,有说不完的战场传奇。


  徐达,濠州钟离人,与朱元璋同乡,并且是自小在苦水里泡大的好朋友,与朱元璋很合得来。穷人实在无法活下去,纷纷举行起义反抗元朝的黑暗统治,其中尤以红巾军的声势最大。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义军队伍,22岁的徐达由于英勇善战,又略懂韬略,便成了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朱元璋参加郭子兴义军后,不久被郭子兴提升为镇抚。但徐达却感到濠州地小粮少,且诸帅不和,终非久留之地,于是,建议朱元璋趁早分兵别处,徐图发展,这一见解正合朱元璋的心意。于是,朱元璋在占领集庆后,虽说已拥有一块根据地,但他的势力在割据诸雄中,相对来说还是较弱的,所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于是朱元璋决定先下手为强,命徐达为大将军,攻打镇江。徐达亦不负厚望,旗开得胜,以少数兵力,勇夺镇江。徐达又分兵攻下金坛、丹阳诸县,在应天东面筑起一道坚固的军事屏障。张士诚对朱元璋夺得镇江当然是不甘心的,于是在据有常州后便挥师进攻镇江。徐达在距城18里处分设伏兵,然后亲率中军出战,结果士诚军受伏大败,元气大伤。


  徐达在东线节节取胜,但是西线却突然紧张起来。陈友谅趁徐达大军向东进攻之机袭破安庆,从西面对应天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此关键时刻,徐达再次挑起重任,奉命西调迎击陈友谅军队。他先在应天居守,继而投入了第一线的战斗,四月攻克池州,缴获陈军战舰无数。徐达与常遇春共同设谋,大败陈友谅军于池州东南的九华山,歼敌万余人,生俘3000人。战斗结束后,常遇春大开杀戒、虐杀俘虏,徐达坚决反对这种不人道的做法。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水师10万,自立汉王,并约张士诚东西夹攻朱元璋,一时之间应天告急,江东大震。在这危急时刻,徐达设伏于南门外,一举重创陈友谅,并乘胜收复太平,攻占安庆。之后,徐达又凭借自己的智谋多次击败张士诚和陈友谅,并在鄱阳湖决战中挫败了陈友谅的猛烈进攻。鄱阳湖一战后,朱元璋对战胜陈友谅已充满了信心,同时为了严防张士诚乘虚偷袭后方,便把留守应天的重任交给了徐达。张士诚见无隙可乘也不敢轻举妄动,因而使朱元璋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对付陈友谅。朱元璋在与陈友谅决战中,全歼陈友谅的60万大军,而且杀死了陈友谅。


  陈友谅被消灭以后,朱元璋的下一个战略目标自然是东灭张士诚了。至正二十五年十月,徐达被委任为总兵官,率水陆大军东征。徐达从“剪其羽翼”的战略出发,很快就彻底击败了张士诚。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讨大将军北伐中原,天下得以基本平定。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正式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徐达以“首功”被封为右丞相兼太子少傅。


  徐达一生,为人勤奋好学,严于律己,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于洪武十八年二月七日病逝,终年54岁。朱元璋惊闻噩耗悲恸不已,为之辍朝,亲临哭奠,并亲自撰写神道碑文,以纪徐达的丰功伟绩。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