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颜真卿,大家可能只知道他是大书法家。但同时,颜真卿也是晚唐朝名臣,可被称为英雄的名臣。
颜真卿登进士第,曾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起义军对抗叛军。唐肃宗即位后,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使。代宗时,又被提升为刑部尚书,随后升任吏部尚书。代宗驾崩后,任礼仪使。杨炎掌管国政时,颜真卿因刚正,不被杨炎容忍,改任太子少师,但还兼任礼仪使。
到卢杞掌权后,更加厌恶颜真卿的刚正,改任太子太师,连礼仪使也罢免了,多次派人探听哪一个方镇方便些,准备把他排挤出京都。颜真卿去见卢杞,告诉他说:“你先父卢中丞的头颅送到平原郡,脸上满是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亲自用舌头舔净,您忍心不容忍我吗?”卢杞表面惊惶地下拜,但内心恨之入骨。
兴元元年,李希烈攻陷汝州时,卢杞竟建议派颜真卿做使者到李希烈军中去传达朝廷旨意,德宗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也秘密上奏,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颜真卿到后,李希烈想给他一个下马威。颜真卿刚开始宣读圣旨,李希烈安排的人就冲上来,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颜真卿又是谩骂,又是威胁,颜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才用身子护着他,命众将退下,让真卿住进驿馆。李希烈逼颜真卿写信给德宗来洗刷自己罪行,颜真卿不听,李希烈就借他的名义派颜真卿侄子颜岘与几个随从到朝廷继续请求,德宗没有答复。颜真卿每次给儿子写信,只告诫他们严谨地敬奉祖宗,抚养孤儿,未有他话。
李希烈派李元平劝说他,颜真卿斥责李元平叛变朝廷,起身拂衣离去,李希烈非常惭愧。当时朱滔、王武俊等藩镇的使者都在座,对李希烈说:“很早就听说太师的名望高,品德好,您想当皇帝,太师来了,选人当宰相谁能超过太师?”颜真卿斥责说:“你们听说颜常山没有?那是我的兄长,安禄山反叛时,首先起义兵抵抗,后来即使被俘了,也不住口地骂叛贼。”众人面尽失色。
李希烈最终将颜真卿逮捕,用甲士看守着。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坑,传言说要活埋他,颜真卿约见李希烈说:“死生有命,何必搞那些鬼把戏!”李希烈称帝时,派使者问登帝位的仪式,颜真卿回答说:“老夫年近八十,曾掌管国家礼仪,只记得诸侯朝见皇帝的礼仪!”
后来,唐朝复兴,叛贼料想形势会变,派将领辛景臻到颜真卿住所,在庭院里堆起干柴说:“再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跳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被杀,李希烈因而发怒,派宦官前往蔡州杀害颜真卿,宦官说:“有诏书赐死!”颜真卿拜了两拜。颜真卿说:“老臣没有完成使命,有罪该死,但使者是哪一天从长安来的?”宦官说:“从大梁来。”颜真卿骂道:“原来是叛贼,何敢称诏!”于是被缢杀,享年七十六岁。嗣曹王李皋听到颜真卿死节的消息后,为他流下眼泪,三军都为之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