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假相
2017-04-27 21:02 土建学院城地142刘垚垚 

假相,在哲学范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概念。在初级哲学中,假相尤其多见于“人和事物”,换言之即主客体关系。在科学当中,事物是通常的主体;哲学甚而反之,人是绝对的主体。比如在科学的角度,也许会这样说:食物提供给人以能量,而对于哲学,却必须说明为:人从食物中获取能量。这意味着,假相往往是人的自我的错觉。

为什么是假相而不是假象?两者有着严重的区别。假象是事物可见的表象,假相却是人产生的一种抽象的观感。对于人来说,假象大多大同小异,假相却很可能完全不同。比方说有一天从天而降一百块钱(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此类的想象),有的人会欢喜,有的人会平静,有的人还会焦虑,甚至忧愁等等。每个人的不同的情绪是根本不同、毫无关联的,所以假相能够反映人的本质的差异。

假相是真相关于真实性的反面。上例,同样适用于真相。真相也是人产生的一种抽象的观感,亦能够反映人的本质的差异。假相与真相的分别在于,假相可能会改变,而真相永恒不变。结合万事万物永不停息运动的基本规律,应额外指出,真相亦指特定情况下正确不变的观感。历史上曾普遍认为太阳围绕地球周转,这是假相,而对于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和对于现代“中国是工业大国”都是条件不同的真相。辨别真相和假相的方法,唯有不断的观察和思考,通过“更好”来找寻“最优”——真理越辩越明。

假相是如何产生的?人的差异性是造成假相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人的差异性最为明显的主要因素体现为知识性,由知识性所造成的差异而产生对事物的观感不同是巨大的。特别是现实中对于美丑的判别、是否曲折的判别、价值取向的选择等等,都容易造成“以丑为美”、“是非不分”等假相。在中级哲学当中,尺度的研究也涉及真假相的定性区分。此外,人的差异性的次要因素是欲望,人的欲望包括了需求和期望。突出地,人的需求或期望使心理集中于某些方面,过分的在意致使人有意无意地忽略客观事实,可能形成假相。

如何避免和消除假相?假相对于人没有单纯的好与坏,也即人没有避免和消除假相的必要性。这又涉及到了“利益”的话题,暂且不论。不过以进步的观点来看,绝大多数人都有着此类的需要。避免假相大部是妥协的手段,应采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方法,听取多方意见,多角度思考,统筹权衡。而消除假相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重新认识自我,以外界的反射和投射来正视、补充自己,并致力于消除过往的偏见,尤其是偏见中理解不足和错觉中的后者。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