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百姓起义,诸侯割据,著名的就有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李渊、高谈圣、朱粲、孟海公、沈法兴、李子通、唐壁、雷十鹏、徐元朗等十多位,在这十多位中,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这实力最为强大的三位。他们最终虽然都被李世民所击败,但他们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群雄争霸的一笔,故此,笔者在此为大家简介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这“三大军阀”。
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喜结交豪侠,投奔隋太仆杨义臣。隋炀帝曾三次进攻高丽,刘武周应募东征,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大业十三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太守。为了立稳脚跟,他派遣使者依附于突厥。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之后引兵围攻雁门,围城百余日。陈孝意悉力拒守,粮尽援绝,其部下张伦暗杀陈孝意,举城投降刘武周。时易州叛军领袖宋金刚引4000余众投奔刘武周,更壮大了其声势。唐武德二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南侵,并联合突厥,兵锋甚盛。唐高祖先后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右仆射裴寂督军抗击刘武周,结果唐军全军溃败。最后,唐高祖命秦王李世民率军征讨刘武周,李世民于柏壁之战中战胜刘武周,兵败后的刘武周不久被突厥杀死。
王世充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他是隋朝的大臣,曾带军到雁门勤王而为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公元617年,被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战败,退守入据洛阳。炀帝被杀后,他又与元文都、卢楚等拥越王杨侗为帝。不久,王世充大破李密,招降瓦岗众将。紧接着,王世充废掉了杨侗,自立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好景不长,两年后被李世民击败,郑国也宣告灭亡。之后没多久,王世充就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窦建德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诸侯。隋炀帝时期朝廷招兵征讨高丽,郡里挑选勇敢优异的人当小帅,于是委任窦建德为二百人长。这一年,山东大闹饥荒,窦建德于是招集引诱逃避征兵和没有家产的几百人,进高鸡泊当草寇。鄃县人张金称也邀集了上百人,在黄河的险要水域活动。由于窦建德为人非常忠信,于是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的队伍于是发展到一万多人。他往往拿出身上的所有财物接济别人,跟士卒一样吃苦耐劳,因此能激发人们为他拼命,举兵抗隋。在抗击隋朝的过程中,窦建德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等人,建立夏国,称雄于河北。武德四年,以忠信立身为本的窦建德为救王世充,在虎牢关一役被李世民击败并被俘,同年七月,被唐高祖李渊处死于长安。《旧唐书》评价其“义伏乡闾,盗据河朔,抚驭士卒,招集贤良。中绝世充,终斩化及,不杀徐盖,生还神通,沉机英断,靡不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