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提“闯王”,皆道李自成,谁又知这高迎祥是哪个。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首先担起“闯王”名号的,并非李自成,而是高迎祥。高迎祥自称闯王而成第一代“闯王”,待其兵败被杀时,李自成“沿袭”成为第二代“闯王”,以此招揽人心,再谋大事。
高迎祥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是陕西安塞人,曾以贩马为业。此人特别擅长骑射的功夫,且体力过人,上阵的时候白袍白巾,身先士卒。崇祯元年的时候,陕西饥闹荒,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于是高迎祥便率众起事,并自称为闯王。
起事三年后,高迎祥与王嘉胤、王自用两部人马会合,东渡入晋。大概半年后,义军首领王嘉胤被杀害,于是陕晋各路义军结成三十六营,而高迎祥为其中领袖之一,并被正式推称为“闯王”。就在这个时候,陕西人李自成和他的侄子李过、张献忠等部都来投奔高迎祥,当时的义军会合起来有20万人马。有了一定兵力的高迎祥于是分道四击,并相继攻克了宁乡、石楼、稷山、闻喜、河涧诸州县。
又过了一年,王自用在河南病死。于是高迎祥等人合攻蒲州、大宁、阳城等地,并很快攻克,瞬间全晋震动。崇祯皇帝调集精兵,妄图一举剿灭义军,不料义军是越剿越多,无奈只有收兵再议。可高迎祥却是越来越勇,等到崇祯六年的时候,甚至占领了整个陕西,并直逼四川。
又到了崇祯七年,崇祯皇帝命陈奇瑜为兵部侍郎,令其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诸路军马,水陆并进,四面包围夹击义军。就在这个时候,高迎祥和李自成进入陕西,并误入安康车厢峡。时逢大雨两月,于是人困马乏,兵器都被水泡坏了,加上粮草不济。于是,就被明朝官兵给合围了。这个时候,高迎祥有个叫做顾君恩的部下,他献计高迎祥,假降骄敌,借机突围入关中,结果由于正规军兵力不足的原因,高迎祥竟然成功脱险了。
高迎祥跑了,煮熟的鸭子飞了,朝野震惊。于是兵部侍郎陈奇瑜被削籍戍边,由大臣洪承畴代替其职务行剿匪大计。碰上了洪承畴,高迎祥才算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可高迎祥手下还有了足智多谋的李自成。崇祯八年洪承畴进剿,高迎祥遂召集各路义军共商应敌之策。众人最终采纳李自成“官兵无能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的建议,分路四出击敌,果然大胜,并且顺机攻破凤阳,捣毁了明帝的祖陵。崇祯听说后,差点吐血而亡。接着,高迎祥又与洪承畴大战关中,结果义军战明军不力,只得转道向江北挺进。
崇祯九年,高迎祥等北攻寿州不克,于是一路转战归德、邓州、郧阳、兴安、汉中、湖广。直到同年七月,高迎祥挥师直驱西安,军至周至黑水峪遭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七月二十日,负伤的高迎祥在山洞中被俘,与他一同被俘的,还有他的心腹将领刘哲、黄龙,他的几万大军,已在此前彻底崩溃。高迎祥被押至北京,崇祯皇帝在盛怒下将其凌迟处死。纵横世间七年的闯王高迎祥,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高迎祥死后,起义军复推李自成为“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