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中国释说·声闻知见
2017-04-06 22:23 水电学院工131班 杨非非 

声闻解脱道之修证,是以涅槃为依归。然阿罗汉灭尽五蕴十八界,入无余涅槃,一定不是断灭空。


  佛陀住世时曾开示声闻行者,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后并非断灭空,依然有无余涅槃之本际存在。因此阿罗汉因为相信佛语之缘故,而于外无恐惧、于内无恐惧,而将五阴十八界悉数灭尽,而安心入于无余涅槃。亦是说,意识觉知心愿将自我消失后,就可入无余涅槃。


  《心经》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由此可知,阿罗汉入于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将五阴十八界灭尽后,还有一个《心经》所谓“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之“心”存在。


  由是亦应树立正知正见,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三明六通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五阴十八界悉皆灭尽,一定没有境界高下可言。因为所谓境界高下之存在是依于五阴蕴处界而言,而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则灭尽五阴十八界之法,是为灭除一切蕴处界,既然境界高下存在所依之蕴处界悉灭,何来境界高下之存在。


  再言,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三明六通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五阴十八界悉皆灭尽,只余下涅槃本际之“心”存在,而此心“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了无差别,因此一定没有境界高下而言。
  
  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到底有无证涅槃?有无到彼岸?多有人以为,阿罗汉有证涅槃、有到彼岸。可既然说证涅槃、到彼岸,必须在五阴具足之下,方才有证得涅槃、有到彼岸。可一旦五阴十八界灭除后,已然无“我”,如此有谁证涅槃?有谁到彼岸?显然没有!

  由于声闻解脱乐于自我消失,不在三界现行,到底有谁证涅槃、到彼岸?可佛说此是方便证涅槃、到彼岸。因此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到底有无证涅槃、有无到彼岸?显然是没有!


  然而,佛降人间,仅为传授声闻菩提乎?不然。佛降人间非为声闻菩提,亦非为缘觉菩提,是为唯一佛乘!即让众生皆能成佛! 譬如菩萨有三德:解脱德、法身德、般若德,而声闻人仅有解脱德而已。


  菩萨因为参禅之缘故,而一念慧相应而寻得法身,因此具足法身德。因找到法身如来藏,因而发起般若智慧,因此具有般若德。此般若智慧,可使其对二转法轮、三转法轮渐渐通达。随之以法身立场,观行蕴处界真是虚妄,然此蕴处界到底从何而来?是从法身而来!由此可知菩萨有三德。


  然声闻人仅是将五阴十八界灭尽而已,灭尽后,到底五阴十八界从何而来?声闻人一无所知,就连所证之解脱德亦并非最究竟,更何况法身德、般若德。


  因此,声闻菩提乃是心小、法小、愿小,佛菩提乃是法大、心大、愿大!同理,缘觉亦只是烦恼现行之断除,可习气种子却未断除。然菩萨却不然,不仅将烦恼现行断除,亦将习气种子断除,甚至于连无始无明亦皆断除。故而佛降人间非仅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而是为唯一佛乘。


  声闻菩提虽可依止所证无余涅槃而解脱三界生死流转,然非为彻底、究竟解脱,仅是入一涅槃本际真心如来藏独住之甚深定境。由于往世习气种子未断,入于无余涅槃之声闻人终会无量劫后,而于“境中惊醒”,最终回归佛菩提道之究竟修证,断除习气种子,修学佛菩提无量诸法,而最终成就佛道。


  因此,声闻行者,应回小向大,如此方不负唯一佛乘!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