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就是唐末黄巢起义的领袖,此人虽先为大唐书生,后却为起义反贼。因为落第,他仇视朝廷,于是揭竿起义,可他的仇恨似乎找不到边沿,杀人如麻,凶狠残暴,有近八百万人在他的屠刀下丧生。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屡次名落孙山之后发出的誓言。最后他真的做到了“我花开尽百花杀”,于是,将近八百万人在他的屠刀下丧生,还有数十万人被他的部下大快朵颐。
公元875年,黄巢响应王仙芝,成为唐末那场农民起义的发起人之一,并在王仙芝战死后,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从一介书生,到农民起义的领袖,再到后来的杀人魔头,非一言可以言尽。
起义之初,黄巢和他的军队可谓爱民如子,甚至因此获得“率土大将军”的美称,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他攻陷长安,当时对唐末酷政已忍无可忍的长安市民夹道欢迎,很有几分“黄巢来了不纳粮”之类的想法,黄巢和他的起义军当时也被感动得涕泪纵横。但是,不久黄巢称帝,定国号为“大齐”,以此作为分界点,黄巢和他的起义军就此变质,在几乎全盘接收了唐末腐朽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之后,黄巢开始不思进取,并因此给了唐朝的残余军队以喘息之机,使其得以东山再起,而黄巢的起义军,则开始像强盗一样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抢男霸女,他们与强盗的惟一区别或许就是,强盗或许还有所顾忌,有时需要偷偷摸摸,而他们则是明火执仗,肆意妄为。
在黄巢的统治下,老百姓连基本的农耕作业都已无法进行下去,于是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景象。 有人题诗讥讽当了皇帝却开始变得昏庸残暴的黄巢,黄巢立刻组织人去查其作者,但是没有查出来,黄巢于是索性把长安城中三千多无辜的儒生砍了头。随着得以喘息的唐朝军队的反攻,长安被唐朝军队占领,但没几天就被黄巢夺了回来,对于长安的失而复得,黄巢却大光其火,他将之前的那次失利归罪于普通的长安平民,这个曾经被长安市民夹道欢迎的“率土大将军”,无情地举起了手中的屠刀,将城中八万余名男丁杀戮殆尽,血洗了长安城。
再次被赶出长安之后,黄巢和他的军队开始走向穷途末路,于是黄巢只能调集重兵攻打陈州。但是,很快就出现军粮不足的现象,于是在之后不到一年时间里,黄巢采用流水作业,用三千把巨碓,将大批活生生的普通老百姓,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舂碾捣磨成肉酱,供应他的部队。根据最保守的估计,黄巢的军队在这段时间至少吃掉了30万人。
黄巢和起义军的恶行,也注定了起义的最终失败,在唐朝大将李克用、朱温等人的进攻下,公元884年,黄巢在众叛亲离中于狼虎谷为部下所杀。自公元775年起义至黄巢被杀,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有八百万人死在黄巢和他的起义军的屠刀之下。
民间传说,黄巢是目楗连罗汉的转世。目楗连罗汉因救母亲,不惜放尽地狱中的八百万恶鬼,因此佛祖将其贬入凡间,并让他再将那八百万恶鬼招回地狱,于是就有俗语: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