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中国释说·智慧资粮(下)
2017-05-14 13:36 水电学院工131班 杨非非 

行者如是建立正知正见后,且福德因缘具足,此时以禅法参禅,日日参,夜夜参,时时参,刻刻参,事事参,终于某一瞬间一念相应,寻得自心如来藏所在,此时行者六住位满心而入七住位。

行者于实证如来藏后,经由善知识方便善巧之摄受,则能生起般若实相智,同时现前观察五蕴实乃如来藏所生之因缘所生法,从未离开如来藏。因缘所生法无有自体,无有常住之自性,其有生有灭之现象即是五蕴之空相。

行者了知,五蕴之空相乃是立足于般若空性,而不落入断灭空。所谓般若空性即谓如来藏能藉众缘出生五蕴十八界,可如来藏本身之法性,却不为六道有情五阴十八界所遮障、所系缚、所染污,仍然维持其真如无我法性。同时如来藏能随顺众生,与五蕴十八界同时同处运行,却于五蕴十八界从来不生起一丝我执我见之念,如是成就不落于三界有、不落于三界无之般若空性,含摄所出生五蕴之空相,此即谓行者证得如来藏所得之般若实相智慧。

行者于七住位,明心见道亲证实相般若,同时能弃舍对五蕴所生之我见,而能转依如来藏之真如无我法性,而最关键者则在于能不能转依!能转依则能依如来藏之真如无我法性,而于日常生活、饶益有情中,对治烦恼习气,而经常生起惭愧心、谦下心、知恩报恩心,而追随善知识护持正法;若不能转依则又会倾覆于我见以及我所之贪爱,如此,一切身口意行即会与我执之贪嗔痴烦恼相应,而不能安住于如来藏之本来无生,则会退失七住位,不能安住于七住位而不退!因此,实证如来藏后能否转依如来藏,乃是七住位行者能否安住而不退之关键。

行者能够转依如来藏,于内门广修福德,能够于生活、修学中追随善知识护持正法、广修福德,同时追随善知识熏习种智,修集智慧!于修集福德及智慧资粮之同时,继续修学动中定力使自己能够到达欲界定以上之定力(还不必发起初禅)。如此,具备欲界定以上定力之同时福德智慧具足,接受善知识方便善巧指引即能眼见佛性!在领受佛性之真实清净时,能够现观自己身心如幻、世界如幻,如是成就如幻观!此时之行者即能胜解,如来藏心之真空与妙有,因此完成十住位之修证。

行者于十住位,关键在于开悟明心,而能入于内门修集福德,转依如来藏无我法性,趣向真实波罗蜜多。佛教所谓善根者,即谓趣向第一义之功能。因此,首应培植福德,调柔心性,长养对于正法之信心。行者从初住位、二住、三住、四住、五住修集福德,至六住位修集般若智慧,于此修集过程中,以调柔心性为主,心性调柔方能摄受第一义无上大法。受大法才能降伏我见,方能信受不生法涅槃如来藏。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