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大仁明宣宗
2017-05-14 14:09 水电学院工131班 杨非非 

在大明王朝里,其皇帝要么狠毒,要么荒诞,很少有仁慈的皇帝。如果有,那一定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朱瞻基与其父亲明仁宗朱高炽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


  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深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并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朱瞻基在性格上与其父朱高炽相似,是皇帝中的理想主义者。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


  朱瞻基出生当晚,他的皇祖父燕王朱棣作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后忽报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于是高兴大呼:“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有着很大的作用。


  靖难之役胜利后,朱棣亲自挑选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并多次指示,皇孙是个可造之才。同时朱棣也不忘亲自教导,他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这对后来朱瞻基的亲征有非常大的帮助,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皇太孙了解农家的艰辛,让他以后作一位爱民的好皇帝,朱棣对朱瞻基的精心教导对朱瞻基以后成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朱瞻基习武,又在翰林学士的指导下学习儒家学术。虽然他也有他父亲的那种学习经籍和文学的天资,但作为一个青年,他尤其是一个杰出的武士。他的父亲朱高炽在永乐九年被指定为皇太子,朱瞻基立刻被朱棣正式立为皇太孙。后来,父亲继位十个月之后就暴病去世了。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准备在半路截杀太子,然后自立为帝。但最终还是败在了自己的侄子朱瞻基手里。


  朱瞻基登基之后,身边有着一大批文武能臣。朱瞻基对这几位重臣十分信任,对于他们提出的建议总是虚心接纳,君臣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在施政时,朱瞻基既懂得怎样授权,也知道如何行使领导权。他在作出一项决定前常常采纳三杨的意见,而且倾向于接受或支持大学士和大臣们的建议。在强化行政制度和皇帝权威方面,朱瞻基表现了强有力的领导才能。此外,他深切地关心公正的施政。虽然他在对待失职的官员时是严厉的,但除了惩罚宦官外,他很少判处死刑。


  总之,朱瞻基的统治是明史中一个了不起的时期,那时没有压倒一切的外来的或内部的危机,没有党派之争,也没有国家政策方面的重大争论。政府有效地进行工作,尽管宦官日益参与了决策过程。及时的制度改革提高了国家行使职能的能力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这两者是贤明政治的基本要求。后世把宣德之治作为明代的黄金时代来怀念,这是不足为奇的。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