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中国释说·涅槃(上)
2017-05-14 13:44 水电学院工131班 杨非非 

所谓“涅槃”者,一谓之解脱,亦即断我见、证无我、证我空;二谓之清凉,亦即身心不受诸热恼;三谓之烦恼熄灭,亦即贪欲、嗔恚、愚痴熄灭;四谓之不再生死轮回,亦即我生已尽,不受后有。

然诸此涅槃之理解,为二乘行者所知之涅槃,仅是涅槃名相之表象,非是涅槃之真实意涵。而涅槃之真正意涵,若不能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心,则必然不能真正如实了知。

大乘行者了知,二乘所断者,乃是我见之见惑与我执之思惑。二乘圣人因断我见见惑,而了知见闻觉知心与五阴身心皆为虚妄不实之法;因断我执思惑,而对于五阴、五欲、禅定、神通、鬼神等等境界法不再心生贪爱。

二乘圣人因其所断见、思二惑之证量,从而证得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两种涅槃。无余涅槃即谓“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是为二乘极果阿罗汉、辟支佛舍报入涅槃后,灭尽自己五阴十八界,令一切法不再出生之解脱境界。

至于有余涅槃,则有两种:一种为二乘极果阿罗汉、辟支佛于入灭前还有色身与见闻觉知心存在世间,受诸微苦;另一种则是思惑尚未断尽之三果人所证,并依其证量差别又有中般涅槃(最利根)、生般涅槃(利根)、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钝根)、上流般涅(最钝根)槃五种。

总结而论,二乘初果与二果人,因为未证得心解脱,故而不能取证涅槃;思惑尚未断尽之三果人只能取证有余涅槃,而不能取证无余涅槃;已然断尽思惑之四果阿罗汉、辟支佛则能于入灭前取证有余涅槃,入灭后取证无余涅槃。

涅槃是无所畏惧、安乐之处、安隐之处,即是说涅槃不以无常断灭法为根本,而以真实常住、不生不灭为根本。因此意识心觉知一切法空、不起执着并非涅槃境界,因为“一切法空、不起执着”之境界乃是意识心所生之智慧,而当意识心断灭时,依意识心而有之智慧亦即断灭。

同样,意识心断我见、断我执亦非涅槃境界,断我见我执只是意识心生起出世间智慧,因此能将三界生死烦恼断除,而令意识心不觉知自我而断灭自我,然意识心之自我断灭已然是无常断灭法。

于释家思想中,涅槃本质即为真心如来藏无漏无为之中道法性,不生不灭,恒不变异,亦即行者所证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此即涅槃之真实意涵。

二乘阿罗汉、辟支佛于舍报前所证之有余涅槃与舍报后所证之无余涅槃皆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方便施设。亦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再含藏出生未来后有之贪爱种子,意识意根不再生起一丝欲要见闻觉知之念头,因此令真心如来藏本身安住于自住境界而不再出生五蕴。

于此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行者于断除如来藏中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之烦恼后,而成就佛地之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之大般涅槃,而这依然以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为基础。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