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明酷吏杨宪
2017-05-14 14:05 水电学院工131班 杨非非 

在大明建国之初,伴随朱元璋的,有一位叫杨宪的酷吏。在明朝初期激烈的权力斗争中,杨宪作为朱元璋的情报机关总负责人,又作为中书左丞,他对明朝政治格局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杨宪生年不详,本是山西太原人。从小跟随做官的父亲在江南生活,所以政治上属于浙东集团。朱元璋初据应天时,杨宪进见朱元璋,结果他深受器重,从此被留居幕府,掌管文书。杨宪曾多次出使张士诚、方国珍等部,因办事干练、忠心事主,遂成为朱元璋的得力亲信。


  深谙帝王之术的朱元璋其实很早就建立了分布全国的由诸如乞丐、道士、妓女等三教九流组成的情报特务网络,他们对内监视臣民的一举一动,对外进行敌情侦察,慢慢发展形成一个专门的特务组织,即后来的“检校”。而这一组织的管理,朱元璋再就安排给了杨宪等人,因为杨宪既无背景,且具备才干,不怕得罪人,一心尽忠,以求飞黄腾达。


  洪武初年,杨宪从山西参政任上回到南京后,正式担任检校官,历官至御史台中丞,甚至官职与刘伯温并肩。而在正式称帝前后,杨宪再就成为了朱元璋跟前的大红人。由于杨宪博通经史,有才善辩,而且长相俊俏,因此朱元璋有意提拔他做丞相,以取代年老昏聩的李善长。于是元璋就向御史中丞刘基征求意见,结果大公无私的刘伯温则义正言辞说道:“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杨宪自从山西参政任上到了中枢以后,就更是大肆排斥异己,飞扬跋扈,以为丞相非自己莫属。杨宪自恃有朱元璋的宠待,便有意结党与李善长等人对抗。因此,当杨宪自调入中书省后,原先的旧吏统统被他撤换,而改用自己的亲信。甚至,杨宪还以“事母不孝”的罪名弹劾了自己丞相位上的竞争对手汪广洋,最终汪广洋被罢黜。汪广洋被免官还乡后,杨宪依然对其不依不饶,又指使自己的亲信刘炳奏请朱元璋将汪广洋发配海南,以绝后患,但遭到朱元璋拒绝。


  搬掉了汪广洋之后,杨宪及其党羽凌说等人便向朱元璋一齐进言说:“李善长无宰相才。”朱元璋已经认定了杨宪不能为相,于是他只好说道:“善长虽无宰相才,与我同里,我自起兵,事我涉历艰难,勤劳簿书,功亦多矣。我既为家主,善长当相我,盖用勋旧也,今后勿言。”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开始厌恶杨宪。


  杨宪等人排挤李善长的阴谋虽然没有得逞,但是却更加扩大了他与淮西集团的矛盾。这个时候,作为淮西集团二号人物的胡惟庸自然不能袖手,于是他就向李善长说道:“如果杨宪做了丞相,我们这帮淮人就做不得高官了!”于是在胡惟庸等人的撺掇之下,李善长开始寻找一个反击杨宪的绝佳机会。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杨宪刚有了实权就忘乎所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仇人李善长,他的躁进为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就在成为中书左丞的当月,他就犯了案子被朱元璋给杀了。史书对杨宪之死含糊其辞,只说是犯事被诛。而据笔者揣测,杨宪知道太多朱皇帝的秘密,且所为令朱元璋失望,被诛是早晚之事。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