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常败李广利
2016-05-02 20:50 水利水电学院工131班 杨非非 

 

    李广利是西汉中期将领,也是汉武帝晚年的将领,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后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惨淡。李广利身为汉武帝统治后半段的最高军事统帅,也是汉武帝亲手提拔的继卫青、霍去病之后的第三任远征元帅,遇战则败却不见惩处,被讥讽为“常败将军”,汉武帝在其晚年似乎患上了“外戚依赖症”,但最终却被李广利上了人生一课。


    大概就是因为汉武帝患上“外戚依赖症”的原因,作为汉武帝大舅子的李广利一路平步青云直至接替卫青大将军的职务,而他面临的是比卫青好的多的形势:强大的匈奴早已经威风不再,西域的小国更实力有限,以及汉朝强大的军力和国力。可李广利实在不是打仗的料,就是打不赢,甚至于最后差一定就把汉朝的整个军事力量都败光,在这个历史时刻,李广利这位庸才粉墨登场,差点把汉匈战争的大好格局都赔进去。


  二征大宛,李广利率六万汉朝精锐大军出塞,屡战屡败,虽最后因为大宛国实在无力而战而勉强迫使大宛投降,可汉军的损失居然高达六分之五,但这样的"胜仗"居然还未让汉武帝清醒。之后三征匈奴之战,汉武帝壮志满怀,一心要把匈奴赶尽杀绝,可李广利实在让他失望。


  第一次征战匈奴,李广利率三万大军在天山大战右贤王,先胜后败,被匈奴人重重围困,险些自己脑袋搬家。第二次征匈奴,汉武帝动了血本把二十一万大军交给李广利,李广利与匈奴单于10万大军在蒙古土拉河血战,久战不下后匆忙撤军,靠着汉朝断后部队的殊死奋战总算全身而退,可这次还算跑得快,损失不大,值得“表扬”。第三次征匈奴却真让汉朝血本无归,李广利率汉朝最后的七万精锐在内蒙古杭爱山与匈奴决战,虽然先迫使匈奴撤军,但之后又被匈奴来了个反包围,结果七万精锐大军全军覆没,就连李广利本人也投降匈奴。此战使汉朝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诏,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战争。可幸的是,汉朝这只瘦死的骆驼毕竟比匈奴的马大,匈奴虽然三次挫败李广利,却始终没有改变汉匈战争的大格局,但这还是得益的是卫青与霍去病的军事贡献。


    可悲的是,不但打仗不行,李广利的人品也着实有问题,打仗无勇无谋,为官却阴狠奸诈。他在任大将军期间,为了让自己的外甥昌邑哀王刘髆继承皇位,勾结丞相刘屈髦,直接策划了汉武帝末年的“巫蛊之祸”,致使贤明的太子刘据被害死,并且相继断送了一批朝中忠良,皇后卫子夫也因此自缢。而作为将军,他更是忌贤妒能排斥异己,征匈奴期间,坐视李陵孤军被围而不救,断送了一个名将的前程,而自己最后也兵败投降,可悲的是当汉奸也没当好,投降没多久就被匈奴重臣卫律陷害身死,也算是恶有恶报。


    但如此无德无能之人,竟然把持西汉军权数十年,实在是汉武帝统治后期的一大败笔。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