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最节俭皇帝
2016-04-23 11:41 水利水电学院工131班 杨非非 

 

    皇帝节俭本属可贵,但节俭到汉文帝刘恒地步的皇帝却恐怕只有清王朝的崇祯皇帝了吧,当然了,我们今天要谈的黄帝正是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刘恒的母亲薄氏一生不争名夺利,终刘邦之世,一直处在“诸姬”当中,从没有升到“夫人”的行列,故此其母子才能躲过吕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来。


  “诸吕之乱”被平定后,周勃、陈平畏齐王势壮险恶,惧淮南王暴戾独断,故而拥立了在“诸吕之乱”上毫无尺寸之功的刘恒。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为帝,是为西汉史上第三位皇帝汉文帝,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6岁,葬于霸陵(在今陕西长安区东),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他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北宋文学家吴垧《五总志》上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履’,在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已经沦为贫民的穿著,而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就是说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做了节俭的表率。不仅是草鞋,就连他的龙袍,也叫是“绨衣”,绨在当时就是一种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丝绸。就是这样的龙袍,也一穿多年,旧了,也让皇后窦漪房给他补一补,再穿。


  汉文帝自己穿粗布衣服不说,后宫也是朴素服饰。当时,贵夫人们长衣拖地是很时髦的,而他为了节约布料,即使给自己最宠幸的夫人,也不准衣服长得下摆拖到地上。宫里的帐幕、帷子全没刺绣、不带花边。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文帝当皇帝二十三年,居然没有盖宫殿,没有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没有增添。


    汉文帝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但要求他们进贡少量的农作物或者农具。他还能关心百姓的疾苦,刚当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国家供养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米、肉和酒;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再发一些麻布、绸缎和丝棉,给他们做衣服。春耕时,汉文帝亲自带着大臣们下地耕种,皇后也率宫女采桑、养蚕。


    在他死前,最后安排了一次节俭的活动—他的丧事。他在遗诏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为自己从简办丧事,对待自己的归宿“霸陵”,明确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汉文帝还主张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宫女遣送回家,让她们改嫁。


    汉文帝在位期间,轻徭薄赋,甚至12年免收全国田赋。他还亲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像这样一生为民、俭朴勤政,并不断改进政策,为强国富民孜孜以求的皇帝,历史上实不多见。由于汉文帝这种廉洁爱民的精神和励精图治的实践,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后来赤眉军攻进长安,所有皇帝的陵墓都被挖了,唯独没动汉文帝的陵墓,因为他们知道里面没啥好东西,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