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迁《史记》中,吕雉是首个更是唯一一个被列入本次的中国女性政治家,对此可见《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
对于吕雉,我们一般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她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并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临朝称制由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芈八子所开辟)的女性,是她开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高祖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吕后与萧何用计,诛杀韩信。同年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刘邦将其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后,被吕后用计骗回咸阳。她抱怨刘邦:“把彭越放回蜀地无异于放虎归山。”醒悟后的刘邦遂将其处死并夷其三族。刘邦称帝八年间,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统一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并为她日后掌权作了充分准备。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中的第一个。前195年,刘邦驾崩,太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朝政由吕后掌政。后来惠帝因病崩,吕雉立刘盈子(史传是刘盈与一宫女之子)为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所以发誓报仇,于是吕后杀掉了少帝而立常山王刘义为帝。
吕后虽专权,但极具大局意识,其当政时,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刘邦临终前,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事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评价说“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于此同时,吕后是一位极有风度的政治家,北境匈奴冒顿单于曾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然而这个历史上权势显赫的一代女主,在个人感情生活上并不如意。这个一同与刘邦出生入死数十年的女人在生活安稳之后却再也没有得到刘邦的恩宠,吕后从刘邦反秦开始就与刘邦再无见面,七年后她才回到丈夫身边,已是“常留守,希见上,益疏”的冷遇。
虽然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多因其残忍暴戾,专政弄权,但站在促进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吕后的政绩确是不可磨灭的。如果没有吕后,中国历史上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存活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